從一個下崗工人到千萬富翁的傳奇之路 下崗工人,打工仔,千萬富翁,這些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的身份8年間在侯曉軍的身上神奇變換,這位年屆四十遭遇下崗的普通中國工人,也在8年間創造了一段頗有傳奇色彩的財富佳話。
1999年6月,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西安,侯曉軍作為西安下崗工人創業代表參加了歡迎活動。隨行的美國記者問他:“你下崗創業是被迫的,還是自愿的?”當時他的回答很是體面:“是服從國家經濟調整的需要。”此次面對記者的采訪,侯曉軍笑著承認:“其實我是被逼出來的。”
“不過,沒有下崗,我就不知道離開了工廠我自己還能養活自己,更不知道我還有做生意的潛能。”對當年的被迫下崗,如今的侯曉軍心存感激。
下崗謀生,“第一桶金”推銷生意賺了1000元“中國人講四十不惑,而我四十歲的時候,卻碰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最痛苦困惑的事情——下崗。”
1994年6月,古城西安已經熱浪滾滾,而侯曉軍的心卻像掉進了冰窟窿。
1975年參加工作,在郵電部第十研究所電訊元件廠工作了近20年的他,終于在這個夏天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對于已經習慣在工廠干活、從工廠拿錢的侯曉軍來說,離開工廠怎么生活,20年來從未想過。在家閉門不出、悶頭大睡了半個月后,他終于痛苦地意識到:要自己出去謀生了。
干什么呢?正好侯曉軍的一位朋友處有一批積壓的落地電扇,每推銷一臺可以賺10元。家庭和工廠兩點一線生活了20年的侯曉軍對推銷一無所知,只好硬著頭皮走出家門。
冒著炎炎烈日,侯曉軍一家商場一家商場地問,流汗不怕,讓他受不了的是不斷遭遇的拒絕和白眼。轉機出現在解放路的一家商店里,一個小伙子很熱情地說:“等一下,老板馬上就來。”受夠冷眼的侯曉軍非常激動,更讓他感動的是老板爽快地要了100臺風扇。這個上午,侯曉軍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賺了1000元,比他在工廠當車間主任時工資多一倍還多。
但這樣的機會畢竟太少了。隨后的一年里,侯曉軍推銷過各種商品,但終于沒能養活自己和家人。等到身上僅剩600多元錢的時候,侯曉軍想,我必須去尋找新的機會了。1995年10月,他踏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