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說:小公司更像一個游擊隊——雖然有著明確的目標,但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存活。而大公司出身的創業者,更需要明白“正規軍”的局限與獨有優勢。
從麥肯錫到名片網,對于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前者是一家大公司,我就像坐在一輛豪華汽車的副駕駛位置上;現在以名片網為平臺創業,變成了我在主駕駛的位置了。這并不僅僅是兩個位置左右調換那么簡單。我在麥肯錫時,見到的是國際化的成熟運作,現在投身到名片網,是創業型、沒有固定模式的小企業。基于互聯網的企業就有這樣的特色——商業模式是在隨時變化的。我們成立一年多,就已經開拓出了許多的創意業務,從中,我和我的創業團隊實實在在地體驗到了小企業創業的艱辛。
創業的“游擊戰”法則
在我看來,小公司分兩類:一類它永遠都是小公司,它可以生存得很好,甚至永遠生存下去,但這類公司沒什么雄心壯志,僅僅是為了生存;另一類創業公司卻不一樣,它雖然也是小公司,卻對自己有著更高的要求——只有想做大公司的小公司,它才能被稱為創業公司。
投身名片網創業的時候,我和我的創業團隊就非常明確:我們是要做大的創業公司。我們這些人基本都來自于大公司,麥肯錫、聯想、華為等等,在中國我們沒做過小公司。但是平日里交流,我會告訴他們:要用歷史眼光看問題——我們都來自大公司,過去的習慣是兵團作戰:資源無限,兵力無限,我們需要戰略、策劃,并細化到每個細節,因為那時我們有能力。但是現在不同了,小公司更像一個游擊隊,完全是八路軍的做法,雖然有著明確的目標,但是前期根本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存活,生存下去才有發展。然后企業再去打攻堅戰,盡可能多地贏得創業路上的勝利。這時的創業者是機會主義者。
創業企業應該牢記,自己與小企業有本質的不同——有明確的最終目標去為之奮斗。這個山頭打不上去,馬上撤;一條路走不通,迅速換一條,調整是最普遍的現象。其實,名片網創業前期也有許多大企業作風的后遺癥:凡事一定計劃、要戰略,甚至要站在VC(風險投資)的角度考慮。現在我們不會了,一年多的實踐,我們已經明白公司現今能順利發展,是靠調整出來的,不是靠戰略規劃出來的;是靠靈活應變、靈敏的嗅覺和頑強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實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