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陳老師,我要成為世界首富!”
我一聽說,“哇,某某先生,我知道我的激勱效果不錯,但我不曉得聽了兩個小時可以把你夢想激發到這么大的程度。”我說:“請問你,你是從事什么行來的?”他說:“我從事美容保養品。”我說:“這人美容保養品在未來是不是最大的趨勢?”他說:“美容保養品是一個永遠的趨勢,因為每一個人都愛美。”我說,“很好,它是不是最大的趨勢?”他說:“應該不是。”
我說:“你在哪里販賣你的美容保養品?”他說:“陳老師,就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呀。”我說:“這位先生,請你想想看啊,假設這里有一個地球有多大?”
他的臉突然變得有點綠,他說:“陳老師,不是很,大概占這么大不錯了。”
“吉隆坡占馬來西亞有多大?”他的臉更綠了。他說:“陳老師,大概這樣子。”我說:“馬來西亞吉隆坡朋多少人在賣這個美容保養品?”他說:“陳老師師,非常多,幾百家。”我說:“那現在就變成這么小。全世界這么大,你只瓜分到這么一點點的市場,請問這位先生你會成為世界首富嗎?”他說:“當然是不會的。”
我再問你另一個問題,全世界有多少人使用電腦?-----上億人,90%的人都使用比爾。蓋茨的WINDOWS軟件。
在未來三五年當中,人世界會有更多人使用電腦,當全世界使用電腦的人口到達人口到達幾十億的時候,有90%再次使用微軟件軟件。所以,比爾·蓋茨賺了100億美金,是靠努力嗎?是靠推銷嗎?還是靠25年前他抓到了全世界最大的趨勢?
所以技術好,經驗豐富,不如坐好的車子、騎一匹好馬。所以要工作就是要怎么樣------要去找馬或者找車子搭便車-----非常非常重要。
比爾·蓋茨說,第三個眼光好的定義是:世界第一家軟件公司叫做Micosofr;世界第一家可樂叫可口可樂;世界第一家最頂尖的商務用電腦叫IBM,通常第一人做,都很容易成為第一品牌。
你喜歡自己吃蛋糕隨便吃,還是30個人搶著吃?當然是隨便吃。所以一般人,時常有一個錯誤的觀念:看到這個人好賺錢,他從事哪個行業,那我去加入他的行業。這就好像看到一個人吃蛋糕,他已經吃得快剩下來了,他吃得津津有味,你說我來加入他,你只能吃他什么?剩下來的。
所以假如眼光真的好的話,要等一個從事那個行業,要第一個創立公司,要選擇競爭對手少的行業來做。因為孫子兵法談到企業最高的境界、兵法最高的戰略,就是----不戰而勝。
怎么樣可能不戰而勝呢,就是當你沒有競爭對手的時候,這個蛋糕沒有人跟你分的時候,這時候你怎么吃,事實上都是你的。
14、創業法則十四
三大眼光 大的趨勢 大的市場 少的競爭對手
總結一下眼光好的定義,分成三點:第一個是我們要掌握最大的趨勢;第二個我們的市場要在,不能只吃到一個點。OK。當然,我們都在國內,國內市場是很大,意思就是說,你不能只在你們的城市,比如說你不能只在昆明做你的企業、不能只在深圳、你不能只在大連、不能只在上海、不能只在蘇州……,我們一定要擴大我們的事業到達全國性;第三個主是要從事競爭對手少的行業,越少越好;所以,假如掌握住這三點的話。事實上你離成功致富已經越來越近了。
15、創業法則十五
做未來成長空間大的行業
除了這三點之外,當我們從事一個行業的時候,還要研究目前使用的顧客到底是多還是很少。
舉例,假設你今天要投資錢到一家企業,會不會把錢投到可口可樂?會還是不會?
我們先問一下,喝可樂是未來最大的趨勢嗎?可樂是不是全球市場?這一點是不錯的;可樂的競爭對手怎么樣?以可樂來講,不太多,事實上所有的飲料都是在可樂的競爭對手,但可樂的最主要競爭對手事實上不太多。但是現在全世界有多少人在喝可口可樂,或是喝可口可樂,或是喝百事可樂?有多少人?不計其數!表示他未來的成長空間比較小,所以我們今天把我們的錢投在這家公司的時候,事實上它的報酬是移穩定的,但不會有很大的回收。
再比如說麥當勞是不是一家世界一流的企業?肯定是;它有沒有擁有全球市場?有;但吃漢堡是不是未來的最大的趨勢?不是;麥當勞的競爭對手也就那怎樣?已經太大了。
所以我們不只要找最大的趨勢,不僅要擁有全球的市場,我們不只要做競爭對手少的行業,還要找現在顧客不太多的行業來做。
現在顧客不太多,但是未來會變很多,現在顧客使用的頻率不太高,但未來使用會很高,找這樣的行業來經營,就好像開了一臺法拉利一樣,或是開了臺保進捷,這樣子呢,我們可以確保我們成功的速度永遠比別人快一點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