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5:我準備畢業后找工作,由于專業的限制覺得很茫然。但是我覺得自己沒有持久的創業激情。你是一直有創業的激情嗎?如果沒有怎么才能夠獲得呢?你是一直一個人在打拼呢?你身后是否一直有一個支持者?家庭或者是朋友?
王永: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很多人也問過,如果今天時間長的話我也會講到的。一個人想長久的保持激情是不現實的,除非這個人是瘋子。(笑)但是你能不能擺正自己的心態非常重要。你把自己的目標分成很多很小的目標,每達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一些獎勵,這就是方法之一。我不太喜歡用堅持這個詞,堅持是指很痛苦但是還咬牙去做。我希望是熱愛,我喜歡都充滿激情的去做。比如說我剛開始來北京的時候沒地方住,總得先租房或者買房吧,然后還得買輛車,總之我會有總有自己的目標。公司大了以后我覺得應該幫助更多的人,給更多的人一個機會。你需要每段時間調整自己的目標,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對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了,你就會覺得很有意思。不是每個人所做得事情都會對整個社會直接產生影響,但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社會服務。你需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服務于客戶,即服務于行業,服務于行業,即服務于社會”。你想著自己在為客戶服務的時候,也在為客戶所在的行業做貢獻,同時也在為社會做貢獻,你的自豪感就慢慢出來了。比如你是賣輪胎的,一開始你會覺得沒意思,但是你想到可以為整個汽車行業做貢獻,為國家的GDP做貢獻,你就會有無窮的動力。火花和激情是需要自己創造的,成就感有時也是需要自己尋找的。
我有一個很好的支持者,我太太對我的工作給予了最大的支持。我覺得家庭的支持對一個人的事業發展非常重要。
我每天都拉順風車,拉陌生的人。我每天堅持帶陌生的人,我太太也是我帶來的。(笑)我告訴大家我也是沒車的時候帶上她的,我那個時候我們都在學習交規。下課后打車的人很多,我看到她等車時很著急。我好不容易攔了一輛車,對她說,我們一起走吧,你到了外邊就可以打到車了,就這樣我們走到了一起。(笑,掌聲)
我還記得有一次在長沙火車站,一個小餐廳里面倒垃圾的人,垃圾桶很滿,他要一個人推出來,滿屋的服務員都熟視無睹,沒有人幫他。我剛好吃完面,我馬上站起來幫著他一起推。那個人抬頭看著我,他很感動。我那個時候也沒有任何的資本,也沒有任何的地位,但是我可以幫他。其實這對我來講只是舉手之勞,但對他也許就是莫大的幫助和鼓勵。其實幫助別人,你并不需要你有太多的錢,太高的地位(熱烈鼓掌)。
學生6:當你從教師到職員再后來自主創業,放棄現在的勇氣從何而來?
王永:我們有一句話叫“明天會更好”,一定要相信這句話。假如我只有一個瓶子可以帶走,現在里面裝的是水,旁邊是牛奶。我這瓶水如果不倒掉,牛奶一定裝不進來的,一定要有舍才有得,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舍得”。
學生:你還問有沒有什么忠告告訴我們?有沒有什么挫折?
王永:我剛才講的都是我的忠告,我挫折也有,但是都不記得了。(掌聲)
學生7:您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
王永:我的下一個目標是“品牌中國”,為我們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原來是我自己的公司“一枝獨放”,現在我的目標是中國品牌的“萬紫千紅”。我們的父輩在農村里,辛辛苦苦種的棉花,再由紡織工人辛辛苦苦的把它做成衣服,還有我們辛辛苦苦養的牛和做的鞋,就是因為沒有品牌,我們的這些產品在國外被燒掉!
中國現在是制造大國,但并不是品牌大國。我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中國的品牌在世界上受到的尊敬,這就是我的下一個目標。(掌聲)
主持人:王先生工作了一天,晚上來的時候還沒顧得吃晚飯,已經非常的辛苦了,看誰還能成為最后一個幸運兒,王先生再挑一個來回答好嗎?
王永:我再回答5個問題。(掌聲)
學生8:請問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的努力,還是有偶然的因素?
王永:什么是奮斗,什么是機遇?奮斗和機遇往往是伴隨的。我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我國著名演講家彭清一教授的字:“天道酬勤”!沒有奮斗怎么可能會有機遇呢?早上有一塊金子在那里,但是我起得太晚就撿不到了。只有勤奮才能有機遇,沒有勤奮,所有機遇都會和你擦肩而過。(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