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保證總有救命稻草?
和郭先生談到這里,我總結了一下我接觸過的那些創業英雄,他們失敗的原因太多了,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現金流接續不上。
有些創業者會充滿遺憾地說,就差那么一點兒錢,當時要是有那么一點兒錢,就會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言外之意,就是人快餓死了,給他口飯吃也許就會活過來。但是誰能保證就不會再有挨餓的時候?當再餓的時候誰又能保證剛好還有那么一口飯呢?其實做企業,就是要做到當企業每次挨餓時,都有那么一口飯讓企業存活下來。許多Cye.com.cn企業把永續經營當作努力的方向,然而永續經營何其難也!于是,我在思考一個問題:經理人要憑自己的能力重新打造一個舞臺的成本,究竟有多大?
創業成本究竟有多大?
我和許多創業成功者(所謂成功,是指企業和老板還都正;钪)和創業失敗者都深聊過。當談及創業成本時,幾乎每個人都感慨萬千:創業成本實在太大了!以至于大到不能簡單地用金錢來衡量,而最終又都轉化為錢,化為創業的直接成本。
我接觸的許多經理人創業,大多都像這位郭先生一樣,創業年齡大多都在30~40歲之間,把前半生家里的積蓄花光了,又不得不開始重新打工。
很多經理人創業都是先做計劃書,把商業計劃書做得非常詳盡,其中必然涉及到預算問題。創業預算應該這樣看:當計劃50萬就能賺到正現金流時,其實至少得500萬。那創業者會說:計劃花50萬,我提前準備出500萬不就得了嗎?如果你真能準備出500萬,那么你的創業完成至少需要5000萬!為什么?因為創業者的膽量和計劃是根據你的現金來決定的,這叫物質決定意識。有了現金,你就想做事。無論你多保守,你都會做出超出實際運營能力的方案。因為創業的人大多都是激進派,或者說樂觀派。而保守者通常也不會張羅著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