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考比傳道更重要 觀點比解惑更重要
大學的時候,憑著興趣我選擇了計算機系。系主任尼克跟我們傳遞了一個觀念——思考比傳道更重要,觀點比解惑更重要。
教育,就是知識都忘光時剩下的那點東西,也就是學習的能力。
四、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畢業論文中,遇到了小麻煩,和導師的方向不一樣。是和權威頂撞,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導師對我的態度是——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不但讓我自己嘗試,還為我贏得了經費上的支持,他的話至今印象深刻:“在科學的領域里,我們要有胸懷,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五、挫折不是懲罰,而是學習的機會
畢業后留校任教,其中一項任務是教一群天才高中生編程,8周教學結束后,60個學生全部合格。我高高興興到系主任那拿薪水。
系主任的桌上放著一沓學生對老師的點評,我要求看看,結果是慘不忍睹。
學生們給我取綽號,把我的課堂稱為“8點開復劇場”,說我的課程讓人昏昏欲睡,天知道我當時自我感覺多么良好。
但挫折不是懲罰,而是學習的機會。我主動請教熱門老師,他們教我,教學要有目光接觸,如果害羞,就看最后一排同學的頭頂;上臺緊張的話,雙手按著講臺,人家就看不出你在發抖。至今,我還保留著這些習慣。
六、創新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
教書工作兩年后,我加入了蘋果,之后到了SGI(美國視算科技公司)。在SGI做了一個很酷的三維瀏覽器,臺下有人用過嗎,沒有?當然,因為失敗了,100人左右的團隊,90人最后失業。
這么酷的產品為什么失敗?因為科學家做產品,衡量的標準是“新”,但產業首先要求的是“有用”。
我們的創業也是一樣——創新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