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就職于一家美國跨國公司的研發部,起初為此還挺得意的,但一次老同學聚會后,就開始有點不滿足了,看著老同學中有的當上了總經理,有的當上了老板,想想過去,自己書讀得比他們好,能力不比他們差,加之自己又有大公司的工作經驗,如果自己當老板,一定會干得比他們更好,黃達決定自己開一家公司。
俗話說得好,心動不如行動,在老同學的幫助下,不出一個月,所有的開業手續都辦妥了,黃達當上了公司老板。
此時正逢社會上網絡熱,黃達也適時投了進去,頭幾個月,黃達整天忙著和客戶談判、簽約。誰知這網絡熱來得快,去得也快,前幾天還熱情沖天的客戶,眼看就要簽約,卻一轉眼就沒了蹤影。黃達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知道這合同是無法簽了,雖然沒受什么直接損失,但這些天是白忙了。就算是一些已完工的項目,客戶也借口這有問題,那個不好,黃老板只好整天忙著討錢。年底一算,錢沒掙幾個,可員工的工資還是要發的,固定開銷還是少不了,倒把本錢賠進去了不少。黃達很為公司的前途擔心,這時正好一個老同學來電話,問他有沒有興趣和他一起做電腦的分銷生意,黃達一聽,心想自己公司地處鬧市,平時人來人往客流量也不少,也就馬上答應了下來。接下來的日子,忙著簽約、辦手續、門面裝修。
不出一個月黃達就做成了好幾筆買賣,幾個月的時間就把去年的窟窿給填平了,應該說是不錯的了,但是黃達覺得有點不踏實,自己只能跟著供貨商轉,又沒有固定的大客戶,總有種茫然的感覺。
一天,一個客戶來電說,買回去的電腦突然發生故障,要求馬上派人來修理。黃達一看,其他人都正忙著,就親自出馬了。到了客戶那里一查,也不是什么電腦硬件的毛病,而是電腦軟件發生了故障,黃達仗著自己專業知識,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客戶很是感激,一打聽才知道,黃達原來就是干這一行的。過了幾天,這個客戶又打來電話,這一次不是找人修電腦,而是問黃達是否能幫他們設計一套電腦應用軟件,黃達想想又干起了老本行--搞軟件開發,他既當老板又搞開發。沒到年底,一家國外的大廠商就搞起了電腦直銷,報刊上的電腦直銷廣告鋪天蓋地,黃達看看這電腦的配置和價格,馬上就知道自己這電腦生意沒幾天好做了。幸好他一連幫客戶設計了好幾個應用軟件,賺了好幾萬元,總算是把這一年撐到了最后。
黃達也不知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還是錯,今后的公司到底以什么為生!
分析
有些人認為一個企業只要有研發能力或者是市場開拓能力,就能在社會中生存下去,這并沒有錯。但是關鍵是這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得怎樣、能生存多久?黃先生的公司所遇到的問題,就具有普遍意義。
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有資源的獨具性
對企業而言,若要生存就必須具有一定的競爭力,競爭力只存在程度的差別,而不存在有無的問題。企業的競爭力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得以存續和發展所應具備的一般性功能,是企業的比較優勢。企業的資源、知識和技術等只要具有一定優勢都可以形成競爭力。如營銷競爭能力、品牌競爭能力、研發競爭能力、經營管理的競爭能力等。這些是依托企業核心業務和核心產品而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競爭能力,是一個企業存續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而核心競爭力則是核心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和發展。 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有資源的獨具性,沒有獨具性就沒有區別于他人的優勢可言。但現在很多企業這一點都比較欠缺,你開發電子產品,我也跟著上,他開發網絡,結果網站鋪天蓋地,當一個產業整體勢敗運終時,你當然只能跟著一損俱損。所以,獨具性對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僅有獨具性也是不夠的,或僅有獨具性并不一定能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還要保持你這種獨具性的持續優勢。如果獨具性能夠與持續性聯系在一起,那么,這種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獨具性才是核心競爭力的真諦所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