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石看來,能有所放下才能有所堅持。取舍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不同企業家的價值觀,也奠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
人的一生都會經歷過兩難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就有取舍。
選擇總是要經過煎熬,有時候就要放棄對過去所擁有的或所適應的。一個商人總是在對權力、財富、感情的取舍之中。
這其中的故事,可能會給我們的企業更多的借鑒意義。比如我們熟悉的萬科和他的創始人王石。
一家靠倒騰玉米起家的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靠什么完成了連續十余年穩健的發展?在幾經政策波動、宏觀調控的政策影響下,什么讓萬科不僅活下來,還能夠不斷壯大自身?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對于取舍二字,用萬科的經歷做了詳盡的注釋。
超過25%的利潤不做
每一個卓越的商人,都會看到很多市場機會,如果說為了200%的利潤資本家敢于拿性命做賭注,王石顯然不屬于此類人,他顯得那樣的保守。
“我非常同意你的取舍問題,實際上我們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太多,不是你會失敗,而是你會獲得各種各樣的成功,什么都賺錢,這時候你反而會發現那些進入世界500強的公司,他的成功是他取舍的結果。”王石語言中既有思考,也很有感情。
事實的確如此,如何使GE這樣成熟的綜合性大公司像新興小公司那樣蓬勃發展?在杰克·韋爾奇接任通用電氣CEO的頭兩年,他出售了71項業務和生產線,其中包括中央空調業務、家用電器業務等GE以前起家的業務。幾年中,杰克·韋爾奇通過兼并、合資以及參股等形式完成交易118項。
戰略取舍的結果催生了韋爾奇的“數一數二戰略”,而這種取舍,也令通用具有了“在世界范圍內獨一獨二的業務,即使10年后都不會落伍”。
雖然人們會問GE堅持“數一數二”的經營策略,是否意味著它將放棄許多很好的商業機會?GE在諸多商業機會中的取舍是近乎直覺的悟性還是審慎的理性抉擇?GE在20世紀80年代所取得的傲人業績,高速的發展,得益于“數一數二”戰略的實施。
同樣,在王石看來,萬科的穩健發展,同樣得益于取舍之道。
“萬科曾經做過進口錄像機的生意,利潤達到200%~300%,這種超額利潤使得許多公司都擠進這個行當,供過于求,利潤急轉直下。我對1984~1992年的貿易做過統計,賺錢的用黑字表示,賠錢的用紅字表示,結果紅字多過黑字。這說明市場很公平,之前你怎么暴利,之后你都要給我吐出來。”
此后,王石提出萬科超過25%的利潤不做。在那個屯地就能增長利潤的年代,萬科堅持快速開發,而這也讓萬科躲過了更多的危機。同時在1998年,萬科開始了一個舍棄的過程,退出了很多賺錢的行業,而現在被房地產界廣泛提及的減法,萬科早在7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