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業管理制度
企業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s)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對企業管理活動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經營目的和觀念,公司目標與戰略,公司的管理組織以及各業務職能領域活動的規定。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須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形式或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工作說明,專業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類文件。企業因為生存和發展需要而制定這些系統性、專業性相統一的規定和準則,就是要求員工在職務行為中按照企業經營、生產、管理相關的規范與規則來統一行動、工作,如果沒有統一的規范性的企業管理制度,企業就不可能在企業管理制度體系正常運行下,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烽火獵頭專家認為企業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目標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為員工行為規范的模式,能使員工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同時又成為維護員工共同利益的一種強制手段。因此,企業各項管理制度,是企業進行正常經營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種強有力的保證。優秀企業文化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學、完整、實用的管理方式的體現。
企業管理制度的規范性是在穩定和動態變化相統一的過程中呈現的。
企業管理制度重要性
研究企業管理的人往往都會強調戰略對一個企業的重要,但是在現實中,很多企業卻不太重視戰略,也沒有專門的戰略管理部門,甚至連專門的戰略管理人員的沒有,然而這些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業績還不錯。這到底是為什么?是我們太過于強調了戰略重要性,還是這些企業根本沒有意識到戰略的重要性呢?到底企業戰略重要性幾何? 出現以上問題和困惑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 首先,對戰略的認識不一樣的原因。戰略是一個統稱,對什么是戰略,戰略是什么樣的,不同的人對它的認識是不同的,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結果也是不同的。MBA教材和書本上在講一個企業的戰略時一般包括:使命、愿景、戰略目標、業務競爭戰略等內容。但是,現實中,針對某一個具體企業的戰略時,往往不是這么樣樣俱全。比如,前幾年GE和杰克?韋爾奇在企業界影響非常大,很多人在講企業戰略時,也喜歡拿GE數一數二戰略舉例。那“數一數二”是戰略么?它既不是使命、也不是愿景、更不是戰略目標,怎么能稱為戰略呢?其實數一數二是GE業務選擇戰略,更準確的說應該是GE業務選擇的原則,也就是GE用“能否成為行業數一數二”來選擇和評判自身擁有的各項業務是應該保留發展還是退出放棄,有能力成為行業數一數二的業務,就保留,并投入相應的資源發展、強化,沒有能力成為行業數一數二的業務就通過收縮、出售等方式逐步退出放棄。從GE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現實中,一個企業的戰略表現往往是非常多樣的,比如有的企業只有簡單的戰略思想或戰略原則,有的企業有詳細的、系統的戰略規劃。應該說,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戰略,只是具體的表現形式不一樣,粗略程度不一樣,與企業實際情況是否吻合的程度不一樣等差別。沒有戰略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的企業,其戰略可能只存在于老板腦中的戰略思想和戰略原則,雖然它沒有系統的戰略規劃詳細和科學,但是不等于它沒有戰略。 其次,企業領導人/團隊的主導經營思想不同的原因。現實中,千千萬萬企業的領導人/團隊其主導的經營思想是千差萬別的,不同的經營思想,將導致對戰略看法的不同。根據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的經營的主導思想,我們可以把企業劃分成三種類型的企業:賭博型企業、投機型企業和投資型企業。 投機型企業的特點是企業(往往是領導人)具有非常敏銳的直覺,能很好的抓住有利的機會,投入相應的資源和能力謀求企業的發展。投機型企業與賭博型企業不同,投機型企業所冒風險比賭博型企業要小,而且他們的行為不一定專注于某一個具體的目標。比如,在我國最近幾年的房地產行業的企業,有的是投機型的企業,有的是賭博型的企業。賭博型的企業的特點是針對某一兩個項目在賭,而投機型的企業是抓住我國房地產發展的獨特時機進行投機賺錢。投機型企業盈利的主要原因是行業總體環境非常好,而不是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多高。投機型企業容易沉醉于自己的成功,對戰略的重視程度往往也不是很高,只有比較有遠見的一小部分企業才會保持清醒頭腦,未雨綢繆,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企業的發展,重視企業戰略。 投資型企業的特點是企業謀求長遠發展,基業長青,真正想做一番事業。對于這樣的企業他們一般非常重視企業管理的改善和提升,也非常重視對企業發展方向的把握,他們會非常重視企業的戰略管理。比如,柳傳智總結帶領聯想成功的關鍵為:建班子、定戰略和帶隊伍,從中不難看出,聯想對戰略的重視程度。 “三年發展靠機遇,十年發展靠戰略”,一個只想賺一些錢的企業只要抓出一次好的機遇就足夠了,但是對于一個想在十年時間內連續取得成功的企業,沒有正確的戰略指引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對于想謀求長遠發展的企業,建議必須重視戰略管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