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到投資,再到創業,金山軟件董事長、小米科技董事長、著名天使投資人雷軍的經歷曲折豐富。作為一名IT老兵,雷軍多年征戰這一領域,發力于電子商務、網游、軟件,現在又向移動互聯網等方面出擊。在雷軍的內心,照搬并不能體現中國“智”造的創新之處,幾天前他還公開宣稱:絕不會做“雷布斯”。那么在雷軍心中,創新的本質又是怎樣的呢?
12月1日上午,在2011年創業邦年會上,雷軍如是說:“創新說簡單一點,就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創新的定義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怎樣去創新,為什么創新這么稀缺?”
鼓勵創新首先要容忍失敗 創新就是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它的潛臺詞是什么?別人為什么不做?雷軍回答說:“是因為這樣做很容易輸,很容易失敗,大家才不去做。如果這樣做有很多的好處,大家一定都會去這么做。”
所以創新的背后第一個詞是什么呢?風險。對于一個大公司來說,每個人在工作的過程中都在求穩,都希望成功,有很多考核的要求,在這樣的壓力下,大家都會選擇最保守的,肯定不會去干高風險的事情,所以創新在大公司就變得越來越稀缺。
在硅谷也好,在全球各個地方也好,其實創新的主要是小公司,因為小公司什么都沒有,大公司有品牌、有技術、有人才。談到這點,雷軍感觸頗多:“小公司做創新的事情,大公司上來跟你做一個一模一樣,可能很快就擊敗了小公司,其實這也是大家討論中國目前創業的困難之所在。”
小公司想生存下去,想有所突破,就必須得創新。對于我們整個社會來說,要鼓勵這種創新的話,最重要的就是要容忍創新所帶來的后果。因為絕大部分的創新都是失敗的,如果在我們這個社會上如果沒有容忍失敗的環境的存在,創新是很難持續的。
所以雷軍認為,大家不應該問什么是創新,應該問的問題是為什么中國的創新這么少?那么創新的本質問題是要容忍失敗。只有一個容忍失敗的大環境存在,我們整個中國的社會和工業才能往前推進。
創業不一定是石破天驚 偉大創新從一點點變化開始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問雷軍:“你創辦小米科技,小米手機也出來了,可沒有覺得小米手機有什么創新啊?”雷軍認為大家對于創新的理解可能有偏差,大家理解的創新就是石破天驚,就是一上來就顛覆。然而實際上,創新往往是蝴蝶效應,一點點的變化也會聚集成很大的變化。
為了說明這一點,雷軍舉了互聯網的例子。“互聯網就最早期就是熱鏈接,它使各個網頁連在了一起。這個小小發明產生了我們今天這么偉大的互聯網。所以有時候偉大的創新可能是從一點點事情開始變化的。”
雷軍說現在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有多大創新,但是他至少知道小米手機在規劃的時候,是有很多很多的創新在里面的,其中有幾點他認為也許未來能夠被大家所記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