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需要顛覆現有規則
我原來是個棱角分明的人,但是經過20多年商業訓練,現在看起來比較圓滑了。其實骨子里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永不妥協。妥協只是表面,否則40多歲了絕對不會再折騰,再創辦一個什么企業,沒意義了。
創業就是干別人沒有干過的事情,干別人干過了但沒有干成的事情。一個非常優秀的創業者往往都是離經叛道的、那種很夸張的人。他有挑戰一切的勇氣,我覺得這是需要鼓勵的品質。經驗都是過去東西的總結,以前沒有出現facebook,誰知道facebook能產生?所以我鼓勵創業者要能夠挑戰權威,顛覆現有規則,才是成功的經驗。
我一開始是非常專注地做企業,在金山做了快20年。我覺得應該先把自己變成企業家,把自己的專長做好,把自己的公司做好,然后再去投資,接觸新的領域。
但現在我覺得兩個角色(企業家和投資人)是一個整體。做企業家后去做投資,最大的好處就是也可以向創業者學習很多東西。因為我們創業已經二十幾年了,可能已經不知道創業是什么感覺了。
你跟最前沿的創業者交流,那個領域的風險是你沒有見過的,你在教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在教你。
90%的創業者都會輸一場
我們投資了個朋友,他搞砸了。他本來也很難受,然后你再指責他,把關系弄得很僵。其實已經賠了一兩百萬元了,如果再說什么,就又可能輸掉一個朋友。這是我的觀點。我們要做的是鼓勵那些失敗者。我會說:“兄弟,沒關系,那100萬我們多得是。”然后說:“兄弟,要不先去度個假,回來再想一想,咱們還能不能再干?”
其實失敗對每一個人都是很強的創傷。我們總是愛講誰誰誰失敗了,怎么怎么樣。其實這對人也是一種傷害。我要告訴大家,絕大部分的創業者,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會輸,他們一定會輸一場,只有在第二場才可能找到感覺。因為他在第一場會覺得,我有足夠的資源,我是戰神。結果死得一塌糊涂才找到自我,很少有人一上來就抓住機會成功。
我投資的是有經驗的人
作為投資人,第一個當然是給創業者創業的第一筆錢。我認為這個錢的價值還是很高的;第二個是經驗、人脈。這些可以幫助企業成長;第三個就是附加的信譽,就相當于我擔保了Cye你,至少靠譜。最核心的是信譽。因為說實在的,到我們這份上了,很少有項目說你要搶著投,能投就投,不能投算了,無所謂的。本來投項目就是玩兒。如果知道8年前的facebook能做到今天這樣,那我們當年砸鍋賣鐵也得投。
我基本是投有經驗的人。因為我覺得在中國大學剛畢業的,靠譜的不多。在中國出現facebook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沒有任何一家大的公司是由剛畢業的學生創辦的。這一點跟美國社會不同,美國社會高度競爭以后,創業者可以沒有任何經驗,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干,美國大部分大公司都是大學畢業生創辦的,或者大學沒畢業就創辦。但是中國不行,現在還沒有到充分競爭的時候,處于比拼執行力的時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