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圓桌會
本期嘉賓
趙雯:創業大學生
陳賢華:南京祿口禽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曉軍:市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
徐文紅:市農委畜牧處處長
郭銳:南京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園負責人
近日,在寧創業的大學生趙雯給市委書記信箱發出了求助信,希望幫助她解決養殖蛋雞過程中遇到的成本高、產量低、銷售難等問題。收到求助信后,市農委帶著南京最大的蛋雞企業——南京祿口禽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上門幫扶,解決了小趙目前的困難。在小趙發來求助信之前,浦口一名養豬創業的大學生,也因技術和市場難題,向有關部門求助。大學生選擇農業領域創業,到底遇到了哪些瓶頸?又要如何解決?本期創業圓桌會為您打開問號。
大手筆創業,卻是粗放型經營
趙雯:我畢業于北京經貿職業學院,畢業后在首都機場工作,平時很喜歡看農業和致富類節目,看后就有了創業的沖動。去年,我放棄機場的工作,回到老家,在江寧區麒麟街道進行創業,養殖了3000只蛋雞。當初購買雞苗時,賣雞苗的人也提醒過,認為我之前沒有經驗,不應該一開始養這么多。當時我也沒考慮太多,認為創業就是要放手一搏。起初還挺順利,不過,現在養殖場每天生產的雞蛋已從過去的1000多枚下降到300多枚。而且,我的養殖成本比較高,不賣到1.5元一枚,就會虧本。由于價格偏高,一天只能賣出幾十枚。不得已我在小區門口擺過攤,到農貿市場賣過,還到處張貼宣傳海報,可收效甚微。最近,天氣越來越熱,眼看雞蛋就要放不住了,我簡直心急如焚,只好寫了這封求助信。
陳賢華:看了小趙的養殖場后,我第一感覺就是粗放型飼養模式。為什么這么說?我粗略算了一下,她光飼料就比我們浪費50%以上。另外,她給雞喂食15元一公斤的黃粉蟲,認為黃粉蟲蛋白質含量高,用它來養雞肯定提高產蛋率,雖然理念不錯,但光喂食黃粉蟲是遠遠不夠的,就好比人一樣,需要吃肉類、蔬菜等各種食物,才能滿足身體營養需求。養雞也是同樣的道理。
農業領域創業門檻低是認識誤區
徐文紅:企業幫助消化小趙目前的庫存雞蛋,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但聯想到前不久,我們幫助過浦口一名養豬創業的大學生的案例,我們覺得,大學生選擇農業領域創業有個認識誤區,即農業領域創業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而事實上,當前農業發展越來越離不開現代科技,如果缺乏技術支撐,在農業領域創業很難成功。
趙雯:我的親身經歷說明當初確實把創業想得過于簡單。因此,這次寫求助信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不是解決了庫存雞蛋問題,而是獲得了相應的技術和市場指導。我想這種指導和創業勇氣同樣重要。我對自己的創業依然充滿信心。
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
郭銳:大學生創業,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激情,顧慮少,這既是他們創業的優勢也是不足之處。我們多年來總結的案例也證明,在技術條件、生產模式、銷售環節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僅憑激情去創業,很難成功。在大學生創業“上路”之前,需要有人送上一程,進行創業指導,讓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盡量少走彎路。我認為,應當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手段,鼓勵龍頭農業企業建設大學生農業創業孵化基地,讓選擇農業領域創業的大學生先進入基地孵化,畢業了再單飛。
孫曉軍:前不久,我市出臺了旨在推動大學生創業的“創業七策”。政策明確,鼓勵駐寧高校結合大學生創業園建立大學生創業指導站,指導站建設符合市規定要求的,每個給予一次性5萬—10萬元經費補貼。同時,推行大學生創業導師制,通過“創業導師進校園”、“一對一”創業指導、跟蹤服務等多種形式幫助大學生提高創業實踐能力。希望通過這些政策引導,使創業大學生在生產環節上更好地降低成本,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也能夠摸準市場行情,疏通銷售環節,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