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人帶團隊創業的三大弊病
如今,越來越多的職業經理人變成了創業者,他們帶著從業多年積淀的經驗、意志、人脈和眼光,以一種新的身份,參與到市場競爭之中。在最近一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返校日”論壇中,不少創業者表示,新創企業不應采用創業者帶來的原企業團隊。下文分析了主要的三個原因。
原因一:“雇傭軍不一定可以打游擊戰”
“如果你認定自己有氣場,有影響力,就不要自己帶團隊(去創業),你就白手起家,自己去建立!贝蟊點評網的人力資源副總裁凌震文說。大眾點評網初創時只有5個HR,到現在有34個,全都是凌震文一手選拔培養出來的。
凌震文曾經在可口可樂、阿斯利康、IBM等大公司做過HR,其中最令凌震文感到自豪的就是他和他的人力資源團隊曾經獲得了“Ch i n a St a ff”頒發的“2006最佳人力資源團隊獎”獎項。他個人也曾被“H R管理世界”評選為亞太地區年度十佳人力資源經理人。
凌震文說,不同的公司,它的想法和業務以及它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雇傭軍不一定可以打游擊戰”。他在IBM時,公司的流程和框架都已經搭建好,會運用就行。但是今天大眾點評的所有的系統和想法,哪怕一個人力資源的績效管理體系,他都不會照搬IBM的。自己搭建的團隊,必須是會創造出東西的隊伍,哪怕創造出的東西很粗糙,也比照搬要好。
原因二:帶團隊是增加自己的風險
張清宇最初也想過要從飛利浦帶一個團隊加入雷士,但最終被否決了。他認為帶一個團隊加入創業企業,其實是在增加自己的風險。
張清宇是寶尊電商聯合創始人,前雷士照明副總裁,在這之前他曾經擔任飛利浦照明中國區物流總監、銷售總監,雷士董事長吳長江費了很大的勁兒才把他挖過來。
張清宇2006年年底加入雷士,那時的初創的民營企業和新進入的外企,6個月的存活率是20%,大部分創業在上半年就要死掉。作為創業者,他們自己都不確定能生存多久,還要把兄弟帶過去,這不是害人嗎?
從雷士這5年多的發展來看,張清宇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他自己也總結說,外企的團隊很難勝任民企的工作,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忌諱。
原因三:容易形成小圈子
公司的創業者最痛苦的,也許是隊伍里有一個干練的團隊,但是團隊不受自己控制。
廣東芬妮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宗毅對此感觸頗深,他認為把一個成熟的大公司的團隊帶到新創企業,往往會形成兩個圈子,帶去的小圈子還有舊企業的烙印,很難跟新企業的大環境融在一起。
這時,作為一個創業者,即使有創意有激情,心里想把事情做好,也會因為下面人心分散而效率低下。帶團隊其實是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可以提高企業效率、節約開支,利用得不好,反而會自傷其身。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