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經歷◎王秀玲
1998年我隨軍進京,找工作歷盡周折,放棄了教師職業,做了郵局營業員。每天檢查臟兮兮的包裹,面對著南腔北調顧客不斷買信封、郵票,沒完沒了地咨詢業務,這些都讓我感覺是“噪音”,帶著情緒工作,招致領導批評,用戶投訴。我由原來的指點眾生,一下子被眾生指點,那段時間,我的工作、生活一團糟。
老公和兒子漸漸陌生的眼神引發了我的思考:再也不能讓自己的不良情緒蔓延了。既然無法改變工作,那就改變自己吧。我開始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和生活。說來奇怪,心態一變工作就有了目標。
我認真熟悉繁雜的業務、練習包裹封裝技巧、研究用戶特點。很快,當四川農民工用濃重的家鄉話買“信花、郵殼”時,我能破譯出他要的是信封、郵票;當用戶扛著正方形機器零件跑了多家郵局均因沒有合適的包裝箱而遭拒后,我在柜臺前把長方形的紙箱改裝成正方形,解了用戶燃眉之急。
到郵局前,我曾做過18年的小學語文教師,也喜歡舞文弄墨。到郵局后,隨著工作態度的改變,我把這個興趣與工作進行了結合。我開始把工作中的心得寫成文章向郵政行業報投稿,沒想到一投即中,因為稿子貼近工作、實用性強很受編輯好評。隨后我寫出了《我的包裝三法》、《接待投訴四不宜》、《職鑒答題有技巧》等許多受業內編輯與讀者關注的文章。至此,我真切感受到了工作帶給我的快樂。
我開始拓寬寫作思路,通過郵政看社會,很快挖掘出了《發封電報選村官》這樣的社會新聞,并被評為當年的北京郵政社會好新聞一等獎。2007年,我被調到了區局宣傳科工作,成為了一名宣傳干事。
2012年7月我辦理了退休手續,雖然不用天天去辦公室坐班了,但工作還在繼續。職場沒有終點,只要你想干事,崗位無處不在。工作無所謂高低,干什么不是關鍵,怎么干才決定飛得高低遠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