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們找到聰明人,去問了正確的問題,他們也會得到各種各樣相互矛盾的答案,他們不知道該聽誰的。所以最終他們計劃嘗試,這或多或少是在真空中操作。它們有時會起作用,但是通常都不會起作用。
事實是,當談到創業公司的時候,我們知道有太多的變數存在,有太多艱難的決定要做,有太多的聲音和意見。而創始人們無能為力,他們有時也目光短淺,經驗有限。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方程式。
我在硅谷已經呆了幾十年了,我看到過很多擁有先進技術和一兩輪風險投資的創業公司多年來仍然在努力,但是卻仍在不斷衰退,這是因為糟糕的建議、策略以及引發上述提到的一兩個失敗模式的因素存在。
說到好建議,以下是一些可以幫你避免那種命運的建議:
出去融資宜早不宜遲。爭取獲得天使投資或者風險投,資是我知道的讓聰明、有經驗的人加入到你的公司的最好方法。這是彌補你的弱點,并讓你考慮以前沒有想到的事情的最佳方法。如果你得到了融資,那么這也就涉及到了他們的自身利益。幫助你對他們自己也有好處。
找到一個天使,讓自己處在他的庇護之下。找到一個愿意積極參與,愿意庇護你并資助你展示你的想法的天使投資人。這個天使投資人不一定非要是大型天使投資機構,但是你也不要盲目跟從一個自封為天使的公司。你所需要的應該是已經與很多優秀的公司做過很多交易的人,最好是在你的特定領域內做過很多交易的人。你不能讓一個做軟件的家伙在生物技術方面幫助你。
讓投資者告訴你冷酷艱難的事實。風投們往往都非常有禮貌。和他們對話時,要誘使他們說出真相,問一些尖銳的問題,比如“現在怎樣才能讓你資助呢”?然后傾聽。我的意思是真正地傾聽他們說的話,同樣重要的是也要考慮他們沒說的話。
并非所有的投資者都一樣。這個世界上的風投也各不一樣。一些公司擅長指導企業家,而另一些公司卻不那么擅長。所有的合作伙伴也并不都是一樣的。畢竟,他們是人。你需要的是能夠給你增加價值和想參與你的項目早期投資者。錢只是交易的一部分。
找到一兩位外部顧問。不是每家創業公司都能夠得到像紅杉資本(Sequoia)、德豐杰(DFJ)或Benchmark這樣業界領先的公司的資助,你可能仍然需要到處尋找那個能給你可靠意見的、值得信任的人。不幸的是,沒有成功的簡單規則。你必須利用你自己的關系網,如果運氣好的話,找到一位在你的領域工作過并愿意積極與你交換意見的前高管。
一些企業家會想被廣泛傳播,然后去參加比賽。這時你應該感到幸運。創業通常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你越早地進入這種模式,找到一些你能信任的可靠顧問,你就越可能避免所有那些失敗的可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