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巴賓(Nicolas Babin)是索尼 歐洲分公司的企業傳媒總監, 當索尼在2006年接 連遭遇電池召回事件時,他成了焦點人物。他常 常要接聽記者們打來的電話,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的工作越來越讓人筋疲力盡、灰心喪氣。
在 進行了透鏡練習之后, 他開始想辦法發掘自己角 色中更為積極和有益的一面。他說:“我意識到 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 在記者們面前表現得親切 隨和一點,鞏固彼此之間的關系,并通過直面問 題、誠實作答來增強索尼公司的可信度。”
集中思想可以加強能量
許多高管認為,如果有一大堆任務擺在面前,就必須同時著手處理,但實際上,這種做法 會降低工作效率。一心多用的代價是高昂的,將 注意力從一項任務暫時轉移到另一項——例如 放下手頭的工作去回復電子郵件或打電話—— 會延長完成主要任務所需的時間, 最多的會延長 25%,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切換時間”。【貌似是,已經有所體會了】
如果 你能在90到120分鐘內集中全部精力去做一件 事,然后好好地休息一下,接著再全力投入下一 項活動,那么你的效率就會高得多。我們將這類 工作時段安排稱為“亞晝夜節律的沖刺” (ultradian sprints)。
如果你發現自己難以做到專心致志, 那么你 可以通過制定習慣來減少科技給生活帶來的無 情干擾。在我們的能量管理項目中,我們首先為 高管們安排了一項練習, 迫使他們直面分心所造 成的影響。 我們讓他們在不時被打斷的情況下完 成一項復雜的任務,結果他們說,這種體驗和他 們的日常經歷差不多。
丹·克盧納(Dan Cluna)是美聯銀行的一 位副總裁。為了讓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他設 計了兩套習慣。第一套是,每當他需要專注于某 項任務時,他就會離開辦公桌進入會議室,躲開 電話和電子郵件的打擾。現在,他完成一份報告 所用的時間只有過去的三分之一。
克盧納制定的 第二套習慣是用在他和分行金融專家會議上, 這 些專家都向他匯報工作。以前,只要在開會過程 中電話鈴一響,他就會去接聽。結果,原計劃一 個小時的會議常常要拖上兩個小時, 而他也很少 能集中精力去聽任何一位專家的意見。
現在,克 盧納將開會時打來的電話轉到了語音信箱, 這樣 他就能專心和面前的人討論問題, 等到會間休息 的時候,再去一一回復語音信箱中的留言。 前面提到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萬納是個工作積極、干勁十足的人,過去,他總是一聽到 郵件到達的提示音就趕緊回復,結果一整天下 來,他不斷被電子郵件打擾。
后來,他為自己制 定了一項習慣, 每天只查看兩次電子郵件——上 午10∶15查看一次,下午2∶30查看一次。以前, 他總是被這些郵件弄得手忙腳亂, 卻仍然無法一 一及時回復,而現在,他每次打開收件箱后,花 上45分鐘時間集中精力進行處理, 結果發現一次 就可以把所有的郵件全部搞定。
萬納還把他的習 慣告訴了那些定期與他通過電子郵件來往的人, 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他說:“我告訴他們,如 果情況緊急,需要我立即回復,他們可以給我打 電話,我隨時恭候。”結果,9個月過去了,他 還沒有接到一個這樣的電話。
邁克爾·亨克(Michael Henke)是安永會 計事務所的一位高級經理, 在去年冬天忙季開始 時,他召集自己的團隊成員開會,對他們說在一 天內的某些時段, 他將關掉自己的Same-time (一 種公司內部的即時通訊系統)。他說,這樣做的 結果是團隊的人遇到問題時想找他不是那么方 便了。
像萬納一樣,他讓自己的團隊在遇到緊急 狀況時給他打電話,但實際上他們很少這樣做。 他還鼓勵他們在一天中定時休息、按時吃飯。最 后,他們按照預定計劃完成了忙季的任務,而且 贏利額超過了那些沒有推行能量補充計劃的團 隊。亨克說:“我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相同 的工作量,真是一舉兩得。”
調動思想能量的另一種方法是系統地專注 于能夠帶來最長遠優勢的活動。 人們對于極具挑 戰性的工作,往往不是干脆避而遠之,就是到了 最后關頭才匆忙上陣, 除非事先特意為它安排好 時間。 與我們合作的高管制定了多種習慣來幫助 自己集中能量, 其中最有效的一種習慣是每天晚上確定出第二天最重要的挑戰, 把它作為次日早 晨上班后的首要任務。
讓·呂克·迪凱納(Jean Luc Duquesne)在巴黎的索尼歐洲分公司擔任副 總裁。過去,他和許多人一樣,一到辦公室就立 刻去回復電子郵件。而現在,他盡量把每天上班 后的第一個小時用來集中處理最重要的問題, 結 果他發現,常常是到了上午10點鐘的時候,他自 己這一天好像就已經碩果累累了。
精神追求可以激發能量
當人們的日常工作和活動與他們最為珍視 的、 能夠賦予他們意義感和目的感的東西相一致 時,他們的精神能量就會發揮作用。如果他們正 在做的工作對他們真的很重要, 他們通常就會感 到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并能夠持之以恒地堅 持下去。遺憾的是,高要求、快節奏的職場生活 讓人們很少有時間去關注這些問題, 許多人甚至 沒意識到, 生活意義和目的的追求也是能量的潛 在源泉。
不過, 如果我們在推行能量管理計劃時, 一上來就關注到精神層面, 它所起的效果可能會 微乎其微; 只有當參與者在其他幾個層面上形成 了習慣,并嘗到了其中的甜頭之后,他們才會明 白關注自己更深層次的需求將對工作效率和滿 意度產生顯著的影響。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喬納森· 安斯帕 赫爾(Jonathan Anspacher)是從向自己提出一 連串問題中受到啟發和鼓舞的, 他從中找到了哪 些事情對他是最有意義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