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穩定員工隊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員的穩定是相對的,流動是絕對的。但流動應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一般性企業應為10%每年,高科技企業一般為15%每年左右)。企業員工的異常流失,不僅會帶走技術、市場及其他資源,甚至可以影響到其他員工的士氣和整個組織的氣氛。
對于企業來講,人才隊伍的穩定是相對必要的,過于快速的流動不利于工作的延續和事業的發展。企業持續不斷的招聘人員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其成本可想而知。
企業高層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流動的幾個根本原因為“個人發展”、“學習機會”、“工資福利”、“成就感”等。企業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骨干隊伍的相對穩定,也要伴隨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內部人才流動的渠道暢通,促進各類人才的合理流動,在流動中實現企業人員結構的優化組合和科學配置。
為了要穩住員工隊伍,我們企業必須做到:其一、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和價錢企業文化建設;其二、為員工提供寬松的發展空間,采取措施使內部人才的合理流動,人員結構的優化組合和科學配置。
4、提升員工素質
1)調動員工的能動性
企業要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固然需要盡量減少員工的數量,但是最重要的是提升員工的素質,增大知識型和技能型員工的比例,使員工的素質與其崗位相匹配,提高工作效率。人員素質的提高是指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其一是培養員工有端正的態度,具有敬業精神和價值理念;二是要加強知識學習和技能的提高。從業人員要有扎實的業務功底,熟練的操作本領,并能掌握最新的知識信息和使用現代化工具的技能,只有這樣企業的效益才可能大幅度提高。
2)實施有效的培訓
要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調動其能動性,企業的培訓是關鍵因素。因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促進企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那么使企業的員工都能不斷的持續進行知識補充是不可缺少的,這就要求我們企業要為員工提供不斷學習的機會即企業要實施有效的培訓。
IBM的創始人沃森先生說:“教育的目的和實質是為了造就人才。擁有優秀人才是公司立足于世的支點,順利成章的‘培育優秀人才’就是企業至高無上的使命。”
根據培訓的目的和深度,企業的培訓可分為專業知識的培訓、能力培訓、培養員工的創造性和革新性,及觀念的轉化等。當然,企業培訓要嚴格制定培訓計劃,培訓計劃不是由公司的領導或人事部門拍拍腦袋“敲定”,而應在廣泛征集需求信息的基礎上綜合編制而成,這樣可以為企業節省培訓費用的支出。
培訓系統的正式操作,可依據PDCA,也即“計劃(plan)—執行(do)—評價(check)—處理(action)”管理循環進行。具體來說,就是首先制定培訓計劃,每次培訓結束后再進行效果評估,最后對培訓結果進行處理,遺留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
由于培訓工作永遠是企業的管理主題,因此“PDCA”管理循環應該呈環狀,上一個循環結束即意味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