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簡化指標
只有當你能夠回答“下一次我應如何改進?”這個問題時,為營銷活動撰寫一份長達25頁的總結報告才有意義。我們見過一些公司糾纏于數字,對營銷計劃進行長達數周的審核,卻不能達成任何以行動為導向的決策。無需面面俱到,只關注少數指標即可,重點考量營銷活動的有效性,及其未來可改進之處。
最近,返利網站Ebates的母公司Performance Marketing Brands收購了Pushpins這家新創流動送貨公司。該公司重點關注兩項數據:1)公司移動APP的實際使用次數;2)每位用戶花在上面的時間。據公司CEO Jason Gurwin回憶,在公司初創時期,“我們并未分心去考慮像APP下載量這樣的空頭指標,而是重點關注每位用戶的使用時間,因為這個數據告訴我們,我們開發的新功能是否真正推動了用戶活躍度。”
再例如,某家財富世界500強消費類科技公司最近對公司營銷活動的審核流程進行了徹底修正。原先,公司的首席營銷官需要在每周例會上審查超過25項指標;現在,只有五個重要指標被保留下來。而且,為了讓會議議程只圍繞這五大重要指標進行,會議最后為每項營銷活動安排了一個“投入或終止”(“juice or kill”)環節,即:把更多資源“投入”到有前景的項目,“終止”沒有前景的項目。
4、加快工作節奏,不要加大工作強度
很多營銷活動的推出,應該只需花費幾天,而不是數月時間。在大公司中,諸如過多審批程序這樣的繁瑣流程可能導致漫長的前導時間。這樣,無論營銷活動本身設計得有多好,公司也不可能像初創公司那樣,通過快速的不斷迭代,反復自我改進。
從細微之處著手變化,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最終加速學習進度。另一家消費類科技公司目前正重新設計其營銷活動流程,意在把開發周期從六周縮短為三周。首先,該公司標注出活動開發和執行流程中的每個步驟;然后,重點關注了簡化、加速各個步驟的簡單方式,比如:引入單頁戰略簡報,讓營銷人員在啟動每項營銷活動之前必須填寫。通過這種簡單的模板,公司確保營銷人員從一開始就清楚目標,防止他們撰寫長篇大論的戰略提要。把營銷活動的開發周期縮短為三周,公司可以把學習速度加倍。據估計,由于降低了創意方案的返工,營銷代理機構的費用將節省一半。
營銷人員必須更敏捷、更靈活,才能取得成功,其解決方案不在于加大工作強度、追求完美,而在于具備初創公司的思維,愿意學習。
快公司,快文化,如何把握好的營銷方案迅速推廣出去,簡化流程,做到最優化的結果,這是非常值得黑馬哥和大家一起思考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