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空洞幼稚的問題,其實代表了很多創業者迷茫的現狀。如果把這個難題再進行梳理,也似乎能找到一些辦法,找父母籌資、借錢、合伙……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
創業資金究竟如何解決是好?如何繞過雷區?我們請來了三位曾經的創業者,與讀者一起進行碰撞和分享。
借“合適”的錢
杜開冰(私企老板)
向親人朋友借錢,應該是很多創業者采取的方法。因為找銀行,金額大了批不下來,即使金額不大,一般人對政策、手續也不熟悉,審查麻煩,算算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不一定劃算。用自己的存款吧,可能又不夠,特別是才畢業的大學生和工作年限不長的創業者。
借錢,首先要考慮借多少合適。
什么叫“合適”?
“合適”就是不要貪多,創業資金5萬元和150萬元,在我看來,對于一個初次創業者,毫無區別。假如都倒閉,存活的時間上也差不多。搞不好,5萬元那位通過精打細算,反而還撐得久些。創業應該從力所能及的項目開始。
然后還要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如果借來的錢都賠光了,你怎么還債?比如你只借2萬元,就算虧光了,你去打工一年,就能還上。把這些情況考慮清楚,其實是創業規劃的一部分,創業心態準備的一部分。借錢的時候提出還錢的計劃,會在親戚朋友面前更有說服力。
借錢還應該有“合適”的策略。我遇到一個孩子,想向父母借錢,不知道怎么開口。他家的經濟條件尚可,我知道他父親對他說過,你好好讀書,出來好好工作,以后買房子的錢我給你出。
我建議他這樣跟父親說,將來買房的錢就算50萬元,現在我要創業,你就當提前把部分房款給我,我需要20萬元。以后最多再找你要30萬元。創業成功了,我就可以自己買房了,還加利息把錢還你。失敗了,大不了我以后自己掙房子。他父親聽著覺得有理,孩子考慮還算周全,父子兩個就開始討論創業計劃。
還有的是富二代創業,籌資壓力可能小些。我有老板朋友就說,愿意拿10多萬來讓孩子折騰,長點經驗教訓。但這種情況似乎創業成功率不高。當然,你能夠承擔,等于花錢買經驗,真的學到東西就當是前期戰略虧損吧,也沒什么不“合適”,只是這樣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