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才是硬道理
龍平敬(商界永道營銷公司總經理,絕代佳人合伙人)
我是反對借錢的。
創業者借錢創業的成功率并不高。我的幾個加盟商中,做得最好的是一個從練攤開始一步步創業的老板。可能因為是自己的錢,所以使用更加謹慎。
因為要靠自己的積蓄,一開始,你選擇的創業項目不要太大,比如,需要10萬元啟動資金的。那么你接著就該問自己:存下10萬元了嗎?
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的能力量化,用錢來衡量其實是一個辦法。你有了10萬元的存款,間接說明你有掙10萬元的能力。用這10萬元來創業,比東拼西湊靠譜。如果你連掙10萬元的能力都沒有,憑什么認為創業能成功呢?
當然,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一時沒有10萬元,其實還有個不用借錢的創業方法。我知道有這樣的例子:有的職業人,就因為業務純熟,能力出眾。老板覺得是可造之材,不斷加以重用,最后成為公司股東。這也是一種創業啊,零啟動資金,卻用技術和能力入股。現在很多連鎖店的店長就是這樣的上升路徑,以后即使要出去單干,靠積蓄也夠了。
我們把情況再想得極端點:沒有積蓄,一時也無老板提拔,又怎么辦呢?我聽說了一個故事。一個身無分文的人決定做餐飲,從撿傳單開始——公寓樓往往都會有大量的餐飲外賣傳單散發。他一張一張把人家在最底下印的電話號碼裁掉,寫上自己的電話,再次散發。一天幾百張出去,總能接到幾個電話叫餐,他就奔到快餐檔,叫了餐給人送去。中間賺點事先談好的小小差價。
就這樣積少成多,找到點規律,他的命中率越來越高,終于不用再撿人家的傳單了,可以自己花錢印了;再慢慢地,不必自己干了,可以找伙計去散發了,他就培訓技巧;最后終于干成個小型送餐公司了!
你看,創業資金完全可以靠自己,沒有資金也可以靠技術和能力間接換取資金,實在沒有必要去借錢。從存錢開始創業,一步步走踏實,成功幾率才高。
用別人的錢創業
周文明(重慶中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不少人選擇合伙創業的方式來減輕創業初期資金的壓力,人多力量大,一個出幾萬,10萬元20萬元的啟動資金很快湊攏。但是請注意,你用了別人的錢創業——雖然只是一部分——你就得面對那個人將會給你帶來的風險。你最需要考慮清楚的是,合伙的人數越多,這些人帶來的風險也在疊加,那么幾個人最合適呢?
我通過觀察合伙創業的團隊,認為一開始最好是兩個人合伙。這樣的合伙只需要考慮兩個人的創業匹配度。什么叫創業匹配度?首先你們兩個的能力是不是互補。互補的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否則容易造成內耗和浪費,短板沒人能補上,整體能力就會打折扣;其次你們的價值觀是否統一;第三,有沒有容錯能力。出了問題相互指責推諉,所以現在好多合伙創業最后以好友絕交收場。
兩個人都要考慮這么多的問題,三個人或以上情況更復雜。A和B兩人匹配度高關系好,B和C匹配度高,但是A和C未必合適,可能為日后爭端埋下伏筆。
所以我認為一開始,兩人合伙比三人好。兩人格局能很快地確定下主從關系,如果以后公司發展了,需要引進新合伙人,因為主從格局已定,第三人進入公司也不容易亂。
所以,用別人的錢創業,看著籌資輕松,風險和問題卻從資金層面轉移到合伙人層面,我們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國外經驗:
◎通過互聯網借錢
在國外,創業者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向陌生人借錢。互聯網上有一種號稱P2P的提供新型融資金融服務的公司,發布你的要求就可以實現借款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借款的利率往往較高,但卻能幫助企業在信貸緊縮的環境中快速獲得資金。
◎典當貸款
典當是以實物為抵押,以實物所有權轉移的形式取得臨時性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與銀行貸款相比,典當貸款成本高、貸款規模小,但典當行對客戶的信用要求幾乎為零,典當行只注重典當物品是否貨真價實。而且一般商業銀行只做不動產抵押,而典當行則可以動產與不動產質押二者兼為。典當物品的起點低,千元、百元的物品都可以當,而且手續十分簡便,大多立等可取,即使是不動產抵押,也比銀行要便捷許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