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求投資的過程中,不管是怎樣投資、投哪里、為什么投,最重要的核心都指向“誰”來投,想讓投資人對你感興趣,創業公司、企業家有必要提前做好工作,省得你做了許多無用功卻發現收益甚微。
第一步 了解每個VC或風險基金的喜好
1)他們感興趣的投資領域(比如IT、醫療、消費、 媒體)
2)感興趣的地域(許多公司喜歡在特定地域投資)
3)喜歡投資的階段(種子、早期、擴充)
你不停地給不屬于他們投資范疇的投資人打電話會浪費很多時間。
第二部:接著評估
投資公司有多少專家(他們懂得你的價值主張的可能性有多大, 可能接受你的創意嗎?)
潛在的沖突(這個公司有沒有投過Cye競爭產品類的產品)
可用資本(VC所屬風投公司是否有資本能力參與一系列的融資)
有時候你要勸說一位投資過競爭對手類產品的公司會讓他很為難,而那些在后期投資的公司可能就投那么一次,是無法一直幫助你成長到壯大的。
第三部:被VC投過的創業公司/企業家怎么反饋的
他們身價增值了沒有?
當事情變得棘手,投資人擅長幫所投公司解圍嗎?
他們在融資過程中幫助大嗎,支持積極嗎?
那些被投過的企業家有沒有跟投資人再次合作呢?
雖然很大程度上你沒多大的選擇性去選擇你的投資者,但是先列出一張你大概優先選擇的清單,因為跟投資公司打交道是個長期過程,事前準備充分才是最節約時間的辦法。
第四步 確定目標VC,找個VC信任的中間人介紹你的項目
現在根據你的清單決定你希望共事的投資人,然后向目標VC發送一個溫暖的介紹。
每年投資公司都會查看數千個可能的投資項目,但不到1%的項目能從VC所屬公司獲得融資承諾。
由一個受信任的下屬來介紹你的項目更有可能讓你出現在VC公司投資項目的清單頂部,介紹信越真實、你得到快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積極的結果就會產生會面,而消極的結果表明你應該繼續提高你的融資技巧。
而根據經驗,企業家有一個投資集團要好過于僅有一個單一的投資者,前者會讓你接觸到更多的投資人、更廣的投資網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