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誤解:所有的投資演講都遵循相同的結構。
實情: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以數據為主還是以概念為主。
你的投資主題既可以以概念為主,也可以以數據為主。究竟應該采用哪一種?
在偏重數據的演講中,之所以要強調數據,是因為現在的數據對你十分有利。因此,投資人會根據數據評估你的公司。在LinkedIn上市時,我們就是通過數據向公開市場的投資者宣傳自己的。我們向投資者展示了多年以來的一系列數據。
但如果是偏重概念的演講,雖然也會用到數據,但主要作用是支撐尚未成型的概念。偏重概念的演講展示的是你對未來的愿景,你如何創造這種未來,從而讓投資人認同你的理念。因此,偏重概念的演講會更多地使用未來的預測數據,而不是既有數據。
4、誤解:不要闡述任何描繪企業風險的內容,以免降低投資人的信心。
實情:明確風險因素,并掌控這些因素。
有經驗的投資者知道風險無處不在。如果他們問你風險因素是什么,但你卻答不上來,他們就會失去對你的信任,因為他們要么認為你不誠實,要么認為你很傻。
之所以認為你不誠實,是因為他們可能覺得你明知風險在哪兒,但卻不愿透露,認為你的合作誠意不夠。之所以認為你很傻,是因為他們可能覺得你沒有能力理解所有的項目都有風險——包括你自己的項目。所以,應該明確1至3項阻礙你成功的風險因素,并給出應對措施。
5、誤解:認為自己沒有潛在競爭對手是一大優勢。
實情:承認各種形式的競爭,并闡述你的競爭優勢。
創業者經常自稱沒有對手,認為這是一種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說法。但如果你真的這么說,要么表明你認為市場完全無效,要么就是別人都認為你的市場沒有價值。但這兩種想法都是愚蠢的。
市場總是很有效率——一旦涌現出有價值的機會,便會被別人發現。要贏得投資人的信任,就應該向投資人表明你理解競爭風險,同時表明你將獲勝的原因。
可以這樣來表達自己的競爭優勢:你為什么能在一種企業中脫穎而出?你的競爭優勢何在?如果你不夠明確和果斷,投資人不會認為你具備成功優勢。
6、誤解:不要把自己與其他公司對比,以突出你的獨特性。
事情:以類比法來宣傳自己。
每一家偉大的消費互聯網公司都能夠成長為獨一無二的組織。但在早期階段,你應該使用類比法來描述未來的成功和潛力。由于演講時間有限,所以這有助于投資者參考他們已經理解的案例。
我聽過的最好的一段推介演講的推廣對象是好萊塢電影《人類最好的朋友》(Man’sBestFriend)。他們當時對投資人說,如果《大白鯊》那樣的影片能夠大獲成功,把類似的情節設計到陸地上,并把主角換成狗,同樣可以贏得巨大票房。那部影片最終的結果很糟糕,但當時的演講卻是一流的。
需要明確的是,宣傳時使用類比法并不表明在具體發展時也要使用類推法。當你在規劃自己的商業戰略時,使用類推法是很危險的。創業需要闖很多雷區,所以細節很重要。因此,在規劃戰略時一定要小心使用類比法。但如果是在高層次的宣傳演講過程中,類比法的確很有用。
7、誤解:集中精力搞好這一次融資演講,未來自然會水到渠成。
實情:除了這一輪融資外,還要思考下一輪。
每當你融資時,都應該思考下一輪融資的事情。假設你成功完成了這一輪融資,今后將如何籌錢?你怎么對今后的投資者宣傳自己?他們會擔心什么?你接下來應該解決什么?
B輪投資者肯定會希望看到你在A輪融資中使用的幻燈片,C輪投資者也會想看B輪的幻燈片。如此類推。當我制作好A輪融資的演講幻燈片后,我展示了一張足以幫助我們獲得投資的增長曲線,但我也很有信心在今后超越這種增長勢頭。我希望今后能在B輪融資演講中說:“這里是我當時的預測,而這里是我如何做到的。”由于我們打破了A輪融資時闡述的預期,所以投資者肯定會信任我們,相信我們在B輪融資中的營收預期同樣可以被打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