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法則難有效
除了茶和佛,談論巴菲特是最為時髦的。在發財以前,人們不會介意財富是來自遺產還是彩票。但發財以后,人們希望其他人相信,他們的富有是因為自己特殊的能力。自然地,那些在股市里淘到金的人們就把自己的故事描繪得像沃倫巴菲特那樣。
有些人的確是因為聰明才智而發財,但大多數人只是運氣好——碰巧在正確的時間入市。但我不能確信,有人已經做到巴菲特那樣。中國股市還沒有成熟到讓巴菲特的法則有效地發揮作用。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投資表現。在股權分置改革后,上證綜指大約在2005年中到達800至900點的底部。從那以后,這一指數已經上漲了350%。這樣的表現,部分原因[創業網-http://www.fswenwen.com]是新股上市首日就被納入指數計算。去年下半年,政府改變了這種做法。另外,由于新發行的大型國企的股份在指數中占有很大權重,目前的指數和兩年前有較大的不可比性。所以,你手中的股票可能沒有上漲350%那么多,我估計收益水平大約在200%。
如果市場漲到原來的三倍,很多高風險股票可能漲得更多。例如,細價股(small cap stocks)通常在牛市中漲幅更大,同時在熊市中跌幅更大。這種股票被稱為高β值股票。
β系數是一只股票相對于整個市場的相對波動幅度。成熟市場細價股[創業網-http://www.fswenwen.com]的β系數大約在1.5左右,也就是說,它們的波動比市場要大三分之一。我粗略估計的結果是,中國細價股的β值已經超過2。因此市場上漲2倍,它們會上漲5倍。
很多中國的投資者喜歡吹噓他們的收益率。因為他們通常持有細價股,如果他們自2005年中以來收益超過500%,他們就跑贏了市場。如果持有[創業網-http://www.fswenwen.com]風險更高的股票,他們的收益甚至可能更高。因此,高收益率并不意味著投資表現好。獲得相對于市場整體更高的收益,也就承擔著相對市場整體更大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