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銷售的持續萎靡使得經銷商洗牌的速度加快。在整個10月,除了北京的上牌情況較好外,其他省市的上牌量在逐步萎縮,其中上海競標車牌的人數從今年7月的16783個降至9月的11002個,大幅縮水三分之一。而需求不足導致壓力逐漸從廠家往經銷商處轉移。
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東方汽車總經理李蘇告訴記者,中小經銷商普遍與車企的談判能力不強,在艱難時刻車企很自然地將庫存壓力轉嫁到經銷商頭上,在銷路不暢的情況下,庫存增加對資金鏈形成嚴峻考驗,“實力不強的經銷商自然就死掉了”。
廣東物資集團汽貿公司副總經理李粵介紹,不少經銷商在今年4、5月就開始感覺吃力,與此同時,廣州市一些強勢的汽車4S店股東也開始撤資,而以往轉租轉售、更換品牌多發生在一些盈利狀況不好的弱勢品牌上。
“一些我們都很看好的日系品牌、其他合資品牌4S店也有賣掉。”李粵認為,利潤達不到預期和資金鏈緊張是這些4S店被出售的主要原因。
據媒體報道,廣州第三季度汽車上牌量出現整體大幅下降,月均上牌量比去年同期下滑20%以上。數據顯示,9月廣州總上牌量為9483輛,同比下降為22.14%。1~9月上牌量出現負增長,為86362輛,比去年同期下降0.28%。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