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融資催生“地下錢莊”
浙江的民間融資傳統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地人介紹,從那時開始,民間借貸便悄然興盛起來,很多中小企業的“第一桶金”大都緣于民間融資,真正來源于銀行貸款的很少,這一狀況一直持續至今。據有關方面估計,浙江的民間資金達數千億元之多。
談及此,浙江中新力合擔保有限公司總裁周冀表示,浙江民間融資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之快,一方面源于浙江人對朋友的高度信賴和集中力量做事的地域文化特性;另一方面,市場也確實存在,民間資金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確方便。
杭州華丹農產品(17.06,0.41,2.46%)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藥用真菌的研究、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科技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韓省華告訴記者,像他這樣的“農業號”小企業到銀行貸款,手續比較煩瑣,又要擔保又要抵押,貸款周期也比較長,“有的時候急需周轉資金,不少小企業就會跟民間借貸機構拆借,雖然利息要比銀行高很多,但是比較快。”
類似韓省華這種想法的中小企業主并不在少數。去年以來,國家宏觀政策收緊,原材料上漲,美元匯率下跌,出口受阻,緊接著金融危機爆發……一系列內外因素使浙江的眾多中小企業深陷資金斷鏈困境。要么破產,要么借錢。在正常途徑融資難的情況下,許多中小企業寄希望于民間借貸。
杭州今古時代電影制作有限公司營運總監湯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在我們這里,借錢是很方便的,當然前提是支付較高的利息,民間借貸日息一般在2.5‰至4‰之間。”湯震說,“商機一旦來了,就需要流動資金,到銀行申請貸款,審批時間太長,等拿到貸款,最好的機會已經錯失了,不得已就想到了民間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