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會議”)昨日閉幕。會議確定了明年經濟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務: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對“十二五”開局之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更加注重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推動收入分配改革;辦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保障等幾件實事,讓居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讓居民無后顧之憂,會議提出的舉措,成為2011年推動“國強”到“民富”轉變的扎扎實實的基礎。
宏觀政策
遏通脹與保增長如何平衡?
與此前市場預期不同,會議確定明年宏觀調控基調為“積極穩健、審慎靈活”,指出“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
“國內物價上漲過快,國際經濟恢復緩慢,這一定調源于國內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卞志村認為,“積極”是要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穩健”是控制貨幣流通過熱、控制通脹。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理論室主任劉霞輝認為,明年上半年控通脹壓力較大,政策取向會偏緊,但隨著通脹壓力減弱、經濟增長放緩,保增長會成為下半年調控的主基調。“在明年經濟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政策會靈活出臺,控通脹和保增長將輪番成為調控目標。”
物價調控
擴消費與控物價如何兩全?
對物價調控,會議提出“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行政手段,全面加強價格調控監管工作”。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與以往相比,本次采取的遏制通脹措施更具立體性,時間上既“立足當前” ,又“著眼長遠”;著力點上既要“重點治理” ,又要“綜合施策”。
“盡管如此,明年遏制通脹的任務會相當艱巨。”魯政委表示,擴大消費和遏制通脹短期是存在一定沖突的,處理不好,很可能陷入“物價上漲――提高工資――物價第二輪上漲”的螺旋中。
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張漢亞認為,明年即便沒有新漲價因素產生,CPI漲幅全年也會維持在4%左右,通脹壓力較大,調控動作不會停止,但政府不應過多通過行政手段干預,應該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進行適當調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