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
關于成渝經濟區的規劃建設,社科院研究員劉世慶分析,“共建西部發展高地和開放高地,發揮成渝經濟區增長極的作用,關鍵是交通。”應大力開發成渝經濟區與國內各地、西部鄰國及泛亞鐵路之間的鐵路、高速公路、航空、航運、管道運輸等建設,使成渝經濟區成為我國通江、達海、越邊的樞紐,讓中國從西部走向世界。
戴賓認為,成渝經濟區首要的是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隨著城際鐵路開通形成同城化之后,市場要素會形成自由流動,真正促進合作互贏。
戴賓認為,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概念提出很早,但起步較晚。規劃出臺后,如何加快實施這一戰略,讓成渝兩地的老百姓真正享受成渝經濟區帶來的優勢和好處才是關鍵。“成渝經濟區打造成功后,將促進成渝兩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快速發展,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經濟區帶來的方便與好處。”
專家熱議
更多國內外產業將涌向成渝經濟區
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的消息,引發川內專家學者的熱議。
為成渝“十二五”發展規劃藍圖
“規劃的最終出臺,對成渝經濟區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省政協委員、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教授王新前聽到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成渝經濟區規劃的消息后,十分高興。王新前認為,成渝經濟區的最終實現,對區域的產業布局、產業鏈配套、交通發展、中間地帶的二級城市發展都將起到無法估計的帶動作用。
四川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崔廣義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是我國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做出的又一個重大決策。作為中西部地區發展條件最好的區域,成渝經濟區被定位為全國重要的增長極,它的建立將極大地促進成渝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成渝地區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規劃出了一幅美好前景。
國內外產業流向更多將涌向成渝經濟區
“中央對區域的財稅、產業等方面肯定會有配套的政策支持。”王新前說,成渝經濟區的產業布
局、產業發展,今后就上升到國家層面,勢必會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國內外的大企業在產業轉移布局時,肯定會更多涌向成渝經濟區,提升區域產業的規模和質量,更多高端的產業肯定會在區域落戶發展,促使區域內產業調整,市場要素也會形成自由流動,最終達到川渝兩地合作互贏。
二級城市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川渝自“分家”后,成都和重慶兩個特大城市的中間地帶的發展就受到了一些制約,成為區域經濟的“塌陷地帶”。王新前說,成渝經濟區規劃最終出臺后,成都和重慶兩個特大城市之間的二級城市發展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區域在產業布局、產業鏈條發展等方面,將作為一個整體發展,中間地帶的二級城市在產業布局、產業提檔升級等方面,資源分配將趨于合理。
崔廣義也表示,成渝經濟區的獲批對川內二級城市以及重慶區縣市也是一個好消息,川渝兩地出現的“一城獨大”現象將得到改變,二級城市將在成渝經濟區的發展獲得極大發展空間,改變川渝中間地帶的二級城市發展滯后的現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