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曾表示,適當提高農產品的價格水平,增加農民的收入,對中國經濟長期的穩定發展是有利的。
恢復性上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張漢亞稱,農產品價格2003年只是1996年的78%左右,到了2006年也才恢復到1996年的90%左右。
流動性泛濫。匯豐銀行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孫珺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很可能在美聯儲再次啟動量化寬松的政策之后繼續走高,從而傳導到國內市場。同時,國內貸款的猛增和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可能增加的熱錢流入,意味著央行在管理流動性上面臨挑戰。
天氣和季節因素。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受降溫天氣的影響,12月17日,21種蔬菜中有9種價格較11日上漲,其中菠菜、油菜等葉類菜價格漲幅較為明顯。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不但近期的惡劣天氣可能拉高菜價,而且從需求角度看,元旦春節即將到來,兩節歷來是農產品消費的高峰期,這不可避免地向上拉高價格。
國際因素。據農業部上周公布的周報,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環比全面上漲,其中食用油價格上漲明顯。陳錫文認為,隨著某些農產品進口量增加、自給率下降,國際市場價格對這些產品的國內市場價格就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影響
農產品漲價壓力將向肉類轉移
展望明年農產品價格,糧價仍有可能漲幅不低,并且向下游傳導導致肉類價格上漲。
大通證券研究員郭世濤認為,明年糧食價格仍可能上漲10%。首先,為保護農民利益,國家提高了主產區2011年生產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麥、紅小麥、混合麥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別提高5元、7元、7元。
其次,勞動工資上漲直接提高了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提高農民工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機會成本。在糧食生產中,人工的成本比重是32%。
再次,中國目前靠本國糧食生產只能滿足90%至95%的需求,其余差額部分需要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國際糧價持續上揚,仍可能傳導到國內。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糧食庫存量低于國際公認的17%至18%的安全線水平,再加上世界各地連年的自然災害,使全球糧食產量持續減產,糧食價格始終在高位徘徊。
最后,對沖基金、退休基金和投資銀行進行的糧食投機有可能推動糧價進一步上漲。糧食金融化以及貨幣市場的變化是糧價大幅波動的主因。糧價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商品價格,而是一種金融產品的價格。
招商證券則認為,2011年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將向下游的肉類轉移。該券商發布的報告稱:“我們對明年農產品的判斷為:國內漲幅大于國際,畜禽大于糧食!
招商證券表示,畜禽價格明年很 可 能 接 過 今 年 糧 食 價 格 的 漲 價棒,成為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品種。原因一是自身供需決定,從能繁母豬存欄及種雞進口量的減少都表明明年肉毛豬和肉毛雞的供應壓力將有所減;
二是原料成本推動,豬、雞的養 殖 主 要 原 料 玉 米 同 比 漲 幅 超 過40%,豆粕下半年也出現環比20%以上的上漲,就此兩項就拉高了豬肉、雞肉的成本20%左右;
三是比價效應,土地、勞動力和資本幾大要素將受持續上升的糧食價格影響有所轉移,而2007、2008年畜禽價格飆升導致資源集中到畜禽產業正是近兩年畜禽價格低迷糧食價格高漲的重要原因,而未來兩年的局面將在一定程度上扭轉。
據了解,商務部近日將會同財政部、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再次投放部分中央儲備凍豬肉,保障元旦期間節日市場供應,滿足群眾肉類消費需要,穩定豬肉市場價格。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