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這座一度爆發債務危機的浙江東南沿海開放城市開始出現些許利好的景象:
黨和國家明確提出了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取向,這給溫州帶來極大的鼓舞。溫州局面漸漸趨向穩定,老板“跑路風”、企業“倒閉潮”、債務人“跳樓”頻發事件基本得到控制。半個月來,經政府、銀行、企業及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地應對,溫州的企業債務危機初現轉機。
25組“特派員”
防銀行抽資
>>防范
對有問題、隱患、風險的企業“排雷除險”,預警“跑路”、“倒閉”卷土重來
當滿城出現人心惶惶之際,9月底,溫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出臺《關于穩定規范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
溫州市組織25個聯絡協調小組派駐全市25家商業銀行,固定坐班制。這些“特派員”干的“特種活”是:與各銀行一道,對所屬信貸企業一一排查摸底,對有問題、隱患、風險的企業一家家“排雷除險”,預警“跑路”、“倒閉”卷土重來。對每一筆貸款實行“過問制”,“督查”銀行對生產正常的企業不抽資、不壓貸、不延貸。
歐波朗潔具有限公司生意好,有訂單,但1580萬元的貸款歸還銀行后無法續貸,原因是企業找的新擔保人一時沒落實。如果無法續貸,企業將受到民間借貸高利的“壓迫”,重蹈前人出走、倒閉的覆轍。派駐交通銀行的聯絡組發現這個問題后,及時與銀行溝通商量,最后決定馬上續貸,容忍企業在3個月內找到擔保人,從而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10月13日,溫州市政府設立了5億元專項資金,作為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溫州市財政出臺“稅費新政17條”,重點是幫扶企業擺脫困境、解決兼并重組中遇到的相關稅費問題。
>>施救 放寬風險容忍度“輸血”企業
為救市,溫州各銀行申請追加信貸規模、實行貸款利率差異化、創新金融產品
溫州企業界普遍反映,導致一些企業資金鏈斷裂,引發債務危機的源頭是企業通往銀行的“資金池”枯竭。
為救市,溫州各大銀行向各自上級總行申請追加信貸規模、實行貸款利率差異化、創新金融產品,下降貸款利率,助力溫州中小企業破除資金困境。
各銀行統一行動,對生產正常、資金困難的企業堅決不收貸、不壓貸、不延貸、不浮息、不搭售理財產品。
溫州銀監分局介紹,目前溫州各銀行機構已向上爭取到信貸規模180億元。同時,信貸資金進一步向小微企業傾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