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陜西省出臺的十條意見中指出,要加快推進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運作,爭取再組建2—3家以民間資本為主的投資公司。
大力發展創業投資,能有效解決創業企業尤其是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困難,有利于提升民間資本的使用效率,培育優質上市公司,以創業帶動就業,對于促進戰略型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數量和規模持續增長
創業投資是指向創業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期所投資創業企業發育成熟或相對成熟后主要通過股權轉讓獲得資本增值收益的投資方式。創業投資過去也稱為風險投資。
據了解,我省創投企業發展與全國同頻共振。在數量和規模呈現出持續增長的勢頭,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逐年加大。成立于2006年的陜西富晨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富晨創投),主要投資方向為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業,生物醫藥等領域。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經投資整合的5家現代農業深加工企業,由最初競爭力弱、生產品種單一的小型企業,已打造成了市值過20億元人民幣的NAS-DAQ全球版上市公司。
據省發改委財金處處長薛峰介紹,截至2011年末,全省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從事創業投資的企業共有323家,注冊資本49.5億元,實收資本38.92億元。其中,經營范圍符合《辦法》及相關規定的創業投資企業(不包括創業投資管理企業)共60家,注冊資本35.6億元,實收資本26.03億元。我省備案創業投資企業數量19家,管理資產規模28.24億元,分別居全國第13位和第15位。全省19家備案創業投資企業累計投資項目117個,投資金額9.55億元;在投項目70個,在投金額6.22億元。2008年末我省設立了10億元的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首期到位2億元。截至2011年末,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累計對外投資1.4億元,參股設立基金5支,基金總規模14.71億元,引導基金杠桿放大倍數10倍以上。
廣闊的前景
在國民財富不斷提升,在投資品種日益增多的當下,由于二級市場、房地產市場存在的高風險,民間資本已漸漸從“炒”的領域撤退。這些資金如何尋找出路?投資界人士指出,除股市外,創業投資為民間資本提供廣闊的空間。
此外,傳統產業的升級也將帶來諸多投資的機遇。以農業為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之后發布了首部《現代農業開展規劃》。這些都為創投企業助推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書寫了注腳。
據統計,去年我國創業投資在農業領域的投資數量暴漲90%,農業投資已進入全面加速的“快車道”。記者采訪發現,具有規模化、特色化和全產業鏈化這“三化”前景的農業項目成為創投追逐的重心。“隨著農業的規范化、工業化,以及高端農業、現代農業和一些品牌農業的呈現,創業投資將迎來更多的投資時機。”薛峰分析說。
專家認為,走出經濟闌珊困境,根本性的方案在于產業結構調整。投資的方向應該是向戰略型新型產業、高科技企業以及產業價值鏈的高端轉移,在價值鏈中爭取高附加值的部分。
此外,《辦法》及相關規定對備案創業投資企業有更高的要求,特別明確了單個投資者對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資不得低于100萬元;對單一機構或個人單筆代理金額不得低于1000萬元。
由于受政策限制,目前銀行和保險資金還不能進入創業投資領域,雖然中國證監會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申請開展直接投資業務的試點,但是對一般創業投資企業仍無法取得券商投資。我國創業投資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企業、富有個人、外資和政府資金四個方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