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5日)晚間,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消息宣布后,市場對此幾乎措手不及,但大部分觀點認為央行在不到一個月之內的兩次降息(上次降息是在2012年6月8日)顯示中國宏觀經濟比想象的更差,降息或對遏制經濟下滑勢頭沒有特別大的幫助。
此外,網易財經注意到,今年年內第二次降息與前一次降息的時間間隔非常短,與2008年類似:2008年三次降息時間--9月16日、10月9日、10月30日;今年兩次降息時間分別為6月8日和7月6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系主任副教授李長安(微博)在網易微博上表示,央行再次降息,說明經濟形勢比預想的還要嚴峻,特別是實體經濟的境況可能比2008年還要糟糕。
"應該說,現實的困難來自兩方面的夾擊,一方面是投資需求不足和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的部分產能嚴重過剩和企業開工不足,另一方面是外部需求萎縮引發的出口不振。改變有效需求不足重點是改變企業和消費者的預期。"李長安說。
另據網易財經了解,實體經濟近期形勢嚴峻,秦皇島煤炭庫存屢創新高,且價格連續第八周下滑。江蘇張家港市一家火電廠采購部門相關負責人在7月5日晚間對網易財經表示,"我們廠近期工人一周內放假三天,我們的電煤庫存能支撐23天,我們樂于見到電煤價格繼續下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