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老板九個貸
“民企的資金來源除了朋友拆借就是高利貸,他們還能有什么其他辦法?很少有不借錢的老板。銀行的錢只有少數企業家能拿到,錢不多還要分批發放,根本不趕趟。”呂梁市一位政府官員這樣向記者描述。
本報記者接觸的幾名煤老板并不避諱自己涉足民間高利貸,并稱這根本不是秘密,“十個老板九個貸,能有幾個靠銀行?”
呂梁當地一位知情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老板們一般不會直接出來借錢,都是安排手下通過關系先放出風。一般散戶們放貸是2分利息,最多2分5,他們的錢從1萬元到10萬元不等。經過一條線再加1分或1分5,能直接用3分左右借下錢的老板不多,因為老板需要的動輒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沒有中間幾條線上的人參與很難借到。等到老板手里時,都在4到5分左右甚至更多。”
5分的高額利息,按一個年產90萬噸礦井、5億元技改投入計算,煤老板們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是相當恐怖的數字,高達9000萬元。
對于高利貸,當地一名礦主也表示是無奈之舉,在銀行很難得到貸款的情況下,高利貸是唯一選擇。
至于此次出事的振富集團所選擇的信托業,也被認為是有關系才能拿到的“補助”,而且他們也得掏出不菲的回報,在意外重重的煤炭行業,稍有不慎就可能把煤礦都賠進去。這并不是煤老板們愿意看到的。
“我們老板就覺得和金融業來往不保險,還不如借高利貸。”當地某民營煤企高管告訴本報記者。
據從事高利貸行業者透露,當地少有不涉及高利貸的煤老板,他們當中有些通過高利貸成功上岸做大做強了企業,有的則因資金問題只能在煤改中被別人吞并。“可憐的是現在留下來的企業,尤其是那些原始積累不是太多的,僅技改一項壓力就夠他們受的,隨時都有被別人吞并的可能。”
不確定的未來
煤炭價格走低、庫存高企、經營慘淡,讓當地煤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變得謹慎和悲觀。“這波行情要是再持續下去,我們這里的民營煤企最少得倒一半以上。”呂梁某縣市煤炭局負責人憂心忡忡。
煤礦倒下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尤其讓他擔憂。“現在都是大礦,哪兒都有上千號人吃飯,一出事就是大問題。尤其是那些目前在建馬上就能投產的礦井,前期投資那么多卻趕上了行情下滑,誰敢說不會出什么問題,有人收購都是好事,就怕自生自滅后給政府帶來隱患。”
呂梁市煤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地目前在建的礦井共有81個,設計年生產能力為7965萬噸。今年預計投入資金為130億元,據該局規劃科人士透露,上半年資金投入情況正常,但不排除下半年的投入情況受到市場因素影響。
據其介紹,呂梁今年將有20個礦井計劃投產,按照山西目前礦井最少90萬噸的年產能計算,這些礦井將至少帶來近2000萬噸的年產能。
隨著山西新一輪技改接近尾聲,類似大礦井的產能將進一步得到釋放,一些國有大集團千萬噸的礦井也呼之欲出。
“市場一片哀鴻,這部分新產能的釋放,很難說是好是壞。好的是這些煤礦終于能走向市場見效益了,壞的是他們趕上了行情下滑,這部分產能釋放后,可能給煤炭市場帶來新的沖擊,造成進一步下滑。”上述煤炭局人士說。
而煤老板們顯然也感到了未來的不確定,很多煤礦已開始削減開支。往日盛情款待的賓客,煤礦開始有選擇地招待,“能不安排吃飯就不安排,酒菜的標準也一應下調,往日習以為常的千元一瓶的青花瓷汾酒也換成了200余元的酒。”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