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起這種工廠化運作的,是阿里小貸公司背后強大的信息系統和數據支持。
據阿里小貸公司相關人員介紹,小微企業大量數據的運算依賴互聯網的云計算技術,不僅保證其安全性和效率,也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簡化了小微企業融資的環節,可以為小微企業提供365*24的全天候金融服務,“都是基于國內小微企業數量龐大,且融資需求旺盛的特點設計的!
與同樣以微小貸款著稱的包商銀行相比,截至2012年6月末,包商銀行累計發放微小企業貸款20.90萬筆,金額326.06億元。同期阿里小貸公司已累計為超過13萬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貸款總額超260億元,不良率為0.72%。
包商銀行從2005年便開始致力于微貸,而阿里小貸公司才涉足短短兩年,不得不說,相對于銀行通過信貸員一家一戶跑微貸,阿里小貸公司頗有些坐等客戶上門的輕松意味。
包商銀行微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趙夢琴曾經向記者坦言,散戶微貸的難度在于,信息不透明程度高、擔保抵押缺失、貸后監控成本高、不確定因素很多,然而在阿里小貸公司,所有依附于人工收集的信息全部能夠從網絡上獲取。
一筆貸款發放之前,可以通過客戶的信用和資金流轉記錄確定其信用水平,發放之后,又可以通過支付寶等渠道監控其現金流,是否出現與貸款目的不符的資金運用一目了然,企業每筆交易的收益也盡收眼底,強大的數據后臺讓阿里小貸公司對企業的真實財務數據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商戶通過支付寶進行交易,一旦出現違約風險,阿里小貸公司可以通過支付寶隨時掐住商戶的現金流,保障貸款的安全性。
“客戶的網上交易情況全都在阿里巴巴控制之中,但是對于銀行來說,如果遇到某些不誠信的小企業弄虛作假、粉飾報表,就可能得不到企業真實的財務數據而掩蓋了風險。”曾剛表示,阿里巴巴利用自身優勢對風控成本的降低與傳統信貸相比幾乎是天壤之別,“甚至不需要一個信貸員就可以完全掌握商戶的情況,這種巨大的數據支持是阿里巴巴的財富。”
阿里小貸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重視數據,而不是依賴擔;蛘叩盅海档土诵∥⑵髽I融資的門檻,也讓小微企業在電商平臺上所積累信用的價值得以呈現。
短暫蜜月
阿里巴巴想實現自己客戶的信用價值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07年至2010年左右,阿里巴巴曾經與建行有過短暫的蜜月,推出了名為“e貸通”的貸款產品,阿里巴巴向建行提供“誠信通”和“中國供應商”會員企業的基本資質和多年一筆一筆交易累積起來的評價記錄。
彼時,阿里巴巴已經建立起一整套信用評價體系與信用數據庫,以及一系列應對貸款風險的控制機制,并開始以自身的交易平臺優勢幫助建行對客戶進行風險控制,甚至包括針對網絡特性制定的壞賬客戶“互聯網全網通緝”。這些舉措亦獲得了建行的認同,一時間其創新模式和打開廣闊市場的預期著實令人向往。
然而好景不長,阿里巴巴雖一直宣稱自己不為盈利,但是小貸豐厚的收益讓其眼饞不已,另一方面,建行的強勢及對貸款審查的保守,使得阿里巴巴妄圖為網商大規模發放貸款的設想困難重重,二者從理念到風格上的不匹配為分離埋下伏筆。
有數據、有平臺、有資金,阿里巴巴很快從合作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阿里小貸公司應運而生!岸藭r的阿里巴巴,已經在和建行的合作中積累了不少放貸的知識和經驗。”前述股份制銀行中小企業金融部門總經理告訴記者,“當然建行也從中看到了商機,一直在搞電子商務,當然目前跟阿里巴巴相比還不是一個量級!
直到今年6月,建行的“善融商務”平臺終于上線,其運營模式與淘寶頗為相似,分為個人商城和企業商成兩個端口,個人商城的頁面設計則更類似于京東商城,為企業及個人提供融資、理財、分期付款等多種金融服務。
“建行之所以做網絡平臺,無非是看到了阿里巴巴電商網絡的核心在于對客戶信息數據的全方位掌控,掌握客戶信息走到哪兒都是一個銀行信貸業務和風險控制的根本。”哈爾濱銀行副董事長兼董事會秘書劉卓表示。
亦敵亦友
對于阿里小貸公司的崛起,銀行界反應不一,長于營銷大客戶的大銀行似乎并未把這家小貸公司鯨吞小微市場的氣象放在眼里,但是一些致力于微貸的中小銀行及城商行卻著實有些坐不住了。
提到阿里小貸公司,很少上網購物的趙夢琴對其具體模式的理解還是有點模糊,但她亦認同其規模會越來越大的說法,因為“客戶已經是它的了”。
如此一來,對銀行的微貸客戶是否會形成沖擊和分流作用呢?趙夢琴認為,包商服務的微貸客戶是擁有實體店面或做小買賣、開小超市的客戶,絕大多數都不是網絡商戶,目前來看沖擊并不算大,但是如果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開店,那么增量的客戶或許會有影響。
她同時認為,淘寶或者阿里巴巴的商戶大部分從事銷售或流動領域,這只是產業鏈條中的特定環節,鏈條上及鏈條外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生產、加工等類別的企業客戶,“再往外延伸的環節不可能很快被通吃,現在阿里巴巴發展得快是因為它掌握了產業鏈中最穩定的部分,將來如果要進一步擴張產業鏈,還存在整合問題!
即便如此,一些以微貸為主業的城商行還是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今年4月,民生銀行、包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牽頭成立的“亞洲金融聯盟”,其中一項重要目標就是聯合聯盟成員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多元化的微貸業務,與新興金融體分庭抗禮。
實際上,根據阿里巴巴平臺調研數據,約89%的企業客戶需要融資,融資需求在50萬以下的企業約占55.3%,200萬以下的約占87.3%,而200萬以下的融資需求則永遠是傳統金融的短板。
“很多人認為阿里巴巴搶了銀行的生意,其實由于微貸業務管理和風控的成本過高,本身就不符合銀行的信貸客戶定位,所以才會有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痹鴦偡Q,阿里巴巴100萬的門檻決定了它目前與銀行之間是“互補關系”,而非絕對的誰替代誰,“所以我不一定很看好小額貸款公司,但是卻對阿里巴巴非?春谩。
但是阿里小貸公司畢竟不是銀行,對銀行來說,貸款只是其核心業務的一部分,銀行的優勢和特性在于還能吸收存款,以及提供其他多層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對于小貸公司最大的限制在于,向客戶發放的貸款只能來源于股東的注冊資本金,同時若公司在銀行獲得授信,央行規定不超過注冊資本金50%的部分可以放貸,因此,無論每天成千上萬的商戶和個人消費者向支付寶輸入多少資金,無論這些資金在支付寶的池子里趴了多久,理論上阿里巴巴都不能將這些錢用于發放貸款,否則就涉嫌非法集資。
目前,浙江和重慶兩家阿里小貸公司的注冊資本金達到16億元人民幣,雖然可以比肩小型銀行,但相較其平臺上龐大的客戶群,貸款資金的來源問題遲早會成為其發展的桎梏。
王彤亦表示,除了資金問題,小額貸款公司自身也面臨著較為沉重的稅收等成本負擔,“而非金融機構的身份,使得小額貸款在所享受政策等方面與金融機構有著天壤之別,發展前景上也更為模糊”。
現在,趙夢琴開始研究起了這家小貸公司,她表示,未來不排除會和相關電子商務平臺合作,開拓新的微貸市場。
劉卓則告訴記者,現在某些南方城商行很希望與阿里小貸公司合作,但是都被拒絕了,或許阿里小貸公司還是傾向于自己拿銀行牌照或者依附于更大的金融機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