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浙江建德市蓮花鎮,黨委書記仇康君一早就來辦公室準備到企業調研。鎮內,包括銀豐塑料、展威窗簾、洪偉紡織、永福家具、盛華皮衣、比而軸承、奔洋紡織等多家企業已經出現經營問題,有些企業已經破產,有些已經企業主債務還不上已經跑路了,有些企業還在垂死掙扎。
張平(化名),管理著建德市一家農業科技型企業,2012年企業總資產突破億元。年關已至,張平最大的恐懼來自高利貸公司不斷的債務催討。
杭州環宇工具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知名企業,目前統計數據顯示,包括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其公司負債達1.6億元,但總資產只有1億多元。“現在公司資產即將進行司法拍賣,希望能夠找個好下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繼環宇工具公司后,又有幾家規模較大的企業面臨倒閉……
“中江事件出來后,整個金融系統對建德區域內企業貸款審查更為嚴格。”建德當地一金融機構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銀行對該區域的企業產生了信任危機,各家銀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收貸,不少企業面臨資金鏈問題而出現停產半停產狀況。
多家銀行壓縮貸款規模
“銀行只收貸不續貸,整個12月份,公司就還了9600萬元的貸款,中江事件以來,公司被銀行抽走了1.7億元的貸款。”雖然2012年12月23日銀行還款日這一天已過去數日,坐在記者前,張平綁緊的神經仍然未退。
張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企業還清銀行貸款后,隨之而來的停貸令其企業出現現金流短缺,他只得向擔保公司借取高利貸。“中江事件爆發后,銀行貸款一直批不下來,只有擔保公司愿意放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調查獲悉,總部位于建德的浙江中江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多家關聯企業,因投資擴張、涉足擔保等深陷民間借貸導致“崩盤”。有數據顯示,其目前債務達60多億元,涉及民間借貸16億元,授信、委托貸款等與銀行相關的債務50億元左右。
“建行涉及的債權最多。”1月29日,建德市有金融機構向記者透露稱,對于中江控股事件對建行的影響,建行副行長朱洪波曾向媒體回應稱,建行在中江有30億元人民幣的債權,98%以上有抵押和擔保,其中信貸債權有16億元,朱洪波同時也坦承,這次風險會有一些損失,已做計提撥備。
《每日經濟新聞》獨家獲悉的人民銀行建德支行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建德市銀行信貸總額絕對值增量已出現明顯的縮量。數據顯示,2012年12月,本期各項貸款余額為216.7505億元,比年初增加額為17.3565億元;但比年初增加額同比減少7.9778億元。
各家銀行中,幾乎所有的銀行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其中以建行減少幅度最多。上述數據顯示,工行比年初增加額同比減少0.5916億元;農行減少1.6498億元、交通銀行減少1.8180億元,而建行減少數據為4.5777億元,絕對值減少幅度居于其他行業之首。另外杭州銀行減少1.4362億元;建德農村信用聯社減少0.4799億元。
“部分銀行存在風險防范過度的現象,尤其是建行,中江事件對其引發大地震,就在建德地區,中江事件牽涉到9億元的銀行款項”,建德市經濟發展局局長王來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建行在信貸規模等出現收縮,比如一筆1500萬元貸款到期后,最后銀行“壓縮”只愿放出1000萬元。
王來生表示,建行建德支行表示沒有辦法,他們的審批權限已經上收,另外一些銀行,壓貸、抽貸,提前收貸的行為,“銀行壓縮貸款規模這種現象不少”。
而對張平而言,銀行收縮信貸,無法從銀行獲取貸款的他只好向擔保公司借取高息的資金,“月息8分,6000萬元,一年就要5760萬元”,這么高的成本企業根本無法承擔,眼下,擔保公司已下“通牒”,如果年關不按期還清,就要向法院起訴,查封公司的生產廠房,這對農業型企業而言,即將來臨的春季是關鍵,張平卻面臨債務壓力。
環宇工具被高利貸拖垮
中江事件后,銀行開始收貸,擔保公司也跟著收貸,愿意放貸的利息也“水漲船高”。“月息中長期的在5~8分,短期的漲至達到1毛5分,部分高利貸利息甚至還有更高的。”建德一曾經營擔保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完全你情我愿,雙方協商。”
杭州環宇工具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知名企業,但對其負責人葉炳華而言,這場驟雨直接讓他及企業的命運發生了逆轉,進而影響更多的企業。
2007年5月,杭州環宇率先開始謀劃投產水霧化鐵粉項目,該產品主要用于汽車、輪船、電焊條等裝備制造行業。并于2008年6月實現了一期投產。2010年8月份,杭州寰宇粉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
2011年6月,杭州寰宇粉體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建德9家企業之一被列入2011年杭州市 “雛鷹計劃”企業,該計劃旨在重點培育和扶持1000家科技型初創企業。與此同時,企業的相關研發項目也被列入建德市2011年科技發展計劃項目,該項目深得政府支持。
但正值大規模資金投入之時,誰料,中江事件苗頭漸起。銀行開始抽貸,一時間令葉炳華應接不暇。
“還了銀行貸款后,銀行就不續貸了。”無奈之下葉炳華只好去借高利貸,“向銀行申請貸款,結果聽說我借有高利貸,此前銀行都不貸給我了,還要求還以前的貸款。其他銀行也跟著要收貸,泰隆銀行和杭州銀行兩筆共1000萬元貸款也被催收。”
葉炳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其所借的高利貸月息在5、6分,“借了2000萬,連本帶息竟然滾成了6000萬”,目前統計數據顯示,包括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其公司負債達1.6億元,但總資產只有1億多元。
而來自浙江當地媒體 《錢江晚報》的報道稱,隨著環宇工具的破產重組,牽扯進擔保圈內的20多家企業都面臨著資金上的壓力,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已開始顯現。“我們企業就因為這次擔保已支付了400多萬元。”建德當地一規模較大的企業主表示,其企業眼下正在四處找貸款。
“現在公司資產即將進行司法拍賣,希望能夠找個好下家。”對于其公司目前的狀態,葉炳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繼環宇工具公司后,又有幾家規模較大的企業面臨倒閉,其中包括與環宇工具廠房毗鄰的杭州宏達辦公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就在昨日(1月31日),“宏達公司的負責人正在市政府正與相關部門協商解決方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