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產業在國內生命周期只有20多年,太短了,如果人民幣平穩,紡織企業做出口還有得做,但人民幣升值,人民幣波動也在擴大。”他無限感慨。紡織行業轉移到一個國家和地區后,往往有30~50年的旺盛時期。
就在近幾年,國內經濟大起大落,人民幣不斷升值,而國內外貿政策也頻繁變換,曾祥不得不隨之調整公司策略。在苦苦守了3年,看不到什么好轉的變化后,現在他不再做加工貿易出口,反過來做起了進口貿易。無疑,在人民幣升值時,對出口不利,但對進口有利。
“現在歐日貨幣貶值,所以反過來是我們買它們的東西進來國內銷售。比方說,我們用美金結算,從日本、韓國、臺灣買功能性纖維棉料,從意大利買羊絨,再賣給國內品牌生產企業。”曾祥介紹,普通的原料進口沒有利潤空間,必須做高端的原料進口,這些材料從前很貴,但現在人民幣升值,等于比原來降價10%。
“政府曾經想了很多辦法為外貿企業找出路,如轉型升級,打品牌,轉移到內地,但這些都是‘扯淡’。只要控制人民幣升值幅度,把國內的通脹控制住,外貿出口就好做了。”吳先生指出,“其實國內的外貿企業都很強,不用政府操心。”
走向懸念
4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3月當月進口大幅回升,而出口增速放緩,逆差8.8億美元,這是我國外貿13個月來首現逆差。迄今,我國貿易順差占比連續2年低于3%的國際公認的貿易失衡邊界線。
不過,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6.12萬億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13.4%。其中出口3.2萬億元,增長18.4%,進口2.92萬億元,增長8.4%。貿易順差2705億元(折合430.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僅6.7億美元的順差相比大幅擴大。
總體來看,我國一季度外貿向好,但3月份出口增速有下滑。而4月27日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外貿仍未樂觀:第113屆廣交會二期,廣交會前3日,輕工工藝館成交額僅較第112屆微升3.9%,較第111屆則下降了4%。
業內認為外貿出口問題癥結是,一方面外需仍未企穩;另一方面,在美元日元等主要貨幣持續寬松背景下的人民幣升值壓力大,給今年出口企業形成新的壓力。
不過,對外貿界擔心的人民幣升值迅猛趨勢,專家并不擔心,并警示,在不久的將來,人民幣將可能貶值,資金流向不排除突然逆轉的可能。這意味著出口企業的人民幣升值惡夢將可能結束。也因此,相對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迭創新高,專家們近期更為關注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改革。
回顧最近的一次匯改,央行在2012年4月14日人民幣啟動第三次匯改,將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0 .5%放寬至1%。只是這并沒導致人民幣短期內升值加劇,2012年的人民幣升值幅度由2011年的4 .5%收窄為0 .25%。
而這一匯改進程在近期可能將繼續——近期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目前的市場條件讓考慮再次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變成一件“恰當”的事情。對此,業界解讀為,這可能意味著央行正在考慮將人民幣匯率交易波動區間在1%基礎上再度提高。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微博)認為,人民幣匯率波幅有望在今年8月份之前擴大,而幅度可能至2.5%。
在下半年美元可能加速升值的背景下,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對于減少我國經濟和金融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匯率彈性增加可能使出口企業的成本和收益波動增大,進而給企業帶來不確定性。這意味著,未來國內出口企業面臨的風險可能將從單向人民幣升值轉為匯率雙向波動的不確定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