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首等待五年之后,溫州個人境外直投曙光初現。
一位溫州金融系統官員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已有口風漏出,溫州個人境外直接投資(下稱“個人境外直投”)試點近期就將獲批。或為謹慎起見,該官員隨后又說,該試點已有審批意向,今年肯定會批復下來。
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辦公室官員昨日回復本報記者說,經向相關業務科室了解,從他們這個層面而言,沒有溫州個人境外直投的最新消息,該科室還沒有收到最新的相關文件。
有跡象表明,中央已高度關注個人境外直投,今年5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傳出令投資者激動不已的消息:中國將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緊接著,本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重申:推進個人對外直接投資試點工作。
之前溫州、上海和天津等城市,都提交了個人境外直投試點方案。誰將獲得首批試點,最后還將由國務院總體部署。
地方試點沖動
上述溫州金融系統官員說,溫州個人境外直投最新方案已于去年底上報給國務院,正在等待批復,“反正我們的方案(指溫州個人境外直投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等)都在做”。他透露,試點方案提交后,中辦曾到溫州做過調研,他們還就此做了說明。
個人境外直投“開閘”,溫州五年前就已開始期盼。2008年,溫州啟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將“個人境外直接投資”作為溫州市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予以推進。2009年,浙江省政府批準實施該改革試點方案。于是,溫州市外經貿局、國家外管局溫州市中心支局、溫州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就個人境外直投開展深入研究分析,并制定了相關管理辦法。
2011年1月,《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及相關配套政策文件,作為溫州市外經貿局(現為“溫州市商務局”)1號文件發布實施。該方案包括《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試行)》、《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率先在全國試點個人境外直投。
但此事見諸報端后,國家外管局致電浙江及溫州外匯管理部門,表示溫州有關方案未經國家外管局審批程序,并要求溫州方面低調處理。為保險起見,浙江方面暫緩實施個人境外直投試點。
翹首審批號令
也就在2011年,溫州民間借貸爆發危機,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潮,有關溫州金融改革被提上政府議事日程,其中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成為溫州“國家金融試驗區”申報的主要方案之一。
去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批準實施12項任務的《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探索以人民幣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制訂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等。
一位參與政策制定的溫州官員昨天告訴本報記者,相關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已于去年底上報國務院。上報后至今未有消息,不清楚高層對試點做出何種部署。
不僅是溫州,包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寄希望于獲得個人境外直投試點。之前有報道稱,多地向國務院上報的個人境外直投方案,既包括了人民幣方案也包括了外幣方案,內容涉及跨境匯款、跨境直投、融資、結算及金融市場投資等。
然而,地方似乎已經迫不及待。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一位人大代表、溫州市領導對媒體坦言,溫州個人境外直投“遲遲沒有推進”。他認為,在目前歐美經濟不振的形勢下,開放人民幣個人境外投資機會是非常好的,“溫州的民營企業可以乘此機會到國外去收購一些物美價廉的外資企業,但國家還沒有完全開放個人境外投資。”
在溫州市商務局對外經濟合作處處長周小平看來,盡管個人境外直投資金監管難度很大,很難確保它們進入規定的領域,但堵不如疏,與其看著企業“地下運作”,還不如建立陽光化渠道,采用行之有效的監管方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