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十七大”勝利閉幕、又逢連鎖協會十周年紀念,在這雙喜臨門的日子里,中國連鎖業界迎來了自己的盛會——第九屆中國連鎖業會議。 連鎖經營在我國盡管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但它在改變中國零售業的面貌,提升廣大消費者的生活品質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貢獻。“十七大”把消費置于拉動經濟增長的三要素之首,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出零售業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也正是這短短的十幾年,零售業的發展模式、業態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都開始悄然地發生著變化,未來中國連鎖業將何去何從? 作為連鎖業的行業組織、本屆大會的主辦方,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代表業界給出了響亮的答案:在變革中成長。郭戈平說,十幾年來,連鎖經營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從引進外資試點到零售業全面開放,從擴大出口創匯到刺激國內需求,每一次變化,都給連鎖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變革連鎖業 當前,國家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居民支出意愿和能力不斷提高,良好的市場環境使連鎖業進入了黃金發展期。 收入的增加,帶來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的變化。郭戈平指出,在購買力普遍較強的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出現明顯分化,高端消費人群規模擴大,對質量、安全、服務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非生活必需品消費和個性化消費需求增加。在三線城市,傳統的購物場所和消費環境已經不能滿足消費需求,人們追求更加方便、整潔的購物[創業網www.fswenwen.com]環境和物美價廉、安全放心的商品。在農村市場,農民購買力正在逐步提高,使得農村的消費需求被不斷釋放,農村市場將為連鎖企業提供新的拓展空間。 在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不斷升級的同時,連鎖企業的競爭也日益加劇。在一線城市,大型超市正趨于飽和,二三線城市成為發展的重點區域。外資企業和部分區域優勢企業加快向二三線城市滲透,在縣級區域開店的數量明顯增加。 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在部分城市和地區,外資企業在大型超市業態的市場份額已占絕對優勢,且單店效益普遍優于內資企業。郭戈平認為,百貨店是消費升級的最大受益者,經營利潤普遍提高。但百貨店面臨的競爭不容小視,除了同業間的競爭,品牌專賣店、服裝專業店、商業街和購物中心的發展,將給百貨店形成較大壓力。 連鎖業在發展,同時也在變化。研究表明,通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連鎖業的經營方式從招商經營向自主經營轉型、管理方式從粗放管理向品類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轉型、盈利模式開始也必須從費用導向型向核心的主營業務盈利轉型。 今年,連鎖會的主題是“在變革中成長”。會議從外部環境的變化探討連鎖企業變革的必要性,從零售業的角色功能變化探討零售業態的發展及變革,從成功企業的案例探討變革思路和對策,從企業文化的打造探討變革的持續性,為連鎖企業打造了一臺“在變革中成長”的思想與實踐的盛宴。 難怪郭戈平認為,在變革中成長,既是駐足回望中國連鎖業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對其經驗與特征的總結,也是應對將來瞬息萬變趨勢的一種展望與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