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新特點 面對消費環境和競爭環境的變化,近一段時期以來,連鎖企業不斷創新,大膽變革。首先便是從地頭到餐桌,以超市為主導的農業產業鏈的“現身”。 “生鮮活,超市活”,是業內人士的普遍共識。但由于客觀環境、供應鏈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制約,生鮮經營一直是困擾超市經營的難題之一。隨著消費市場的成熟和供應鏈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超市生鮮經營實現了突破。 郭戈平認為,超市與基地對接,一方面可以減少環節,加快流通,提高連鎖企業效益。另一方面可以監控流程,保證商品品質,保障食品安全。另外,通過[創業網www.fswenwen.com]訂單生產,可以減少損失,保證農民利益,實現農業產業化。對農業而言,超市是帶動農業產業化的火車頭;對超市而言,生鮮農產品是增加客流和效益的核心競爭力;對顧客而言,農業與超市建立穩定的供應關系,可以更好地服務消費,保障餐桌安全。 其次,導入購物中心發展模式,打造二、三級城市零售新格局也成為一種新的突破。在三線甚至四線城市,像遼寧興隆百貨和廣東益華百貨等一些企業通過導入購物中心,確立了區域零售市場的領導地位。他們占據當地[創業網www.fswenwen.com]最優的商業網點資源進行購物中心建設,綜合購物、餐飲、娛樂等功能,成為區域內的高端綜合消費和生活中心。有的則通過購物中心的集客力再造新的區域商業中心,重新整合當地商業格局。 在一、二線城市,中產階層隊伍逐漸壯大,他們追求生活品質,關注營養和健康,對擁擠嘈雜的購物環境持排斥態度。該階層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高端消費市場。為滿足該消費群體的需求,分享這個誘人的市場蛋糕,連鎖企業采取了積極、清晰的差異化策略。所以,消費升級造就利基市場,高端定位開創零售藍海的趨勢也不容忽視。 連鎖企業與資本的結合,是行業發展的新特征,也是其必然規律。近兩年,隨著連鎖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連鎖與資本的合作進入一個高峰期。從數[創業網www.fswenwen.com]字上看,5年前的2002年,中國連鎖百強中,內資企業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投資的子公司不到10家,到2006年,連鎖百強的內資企業中有24家成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投資的子公司,其中A股19家,H股5家。 資本與產業結合是產業升級和企業發展的需要。連鎖企業通過與資本結合,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使企業在一個更高的起點向前邁進。但上海商學院教授、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也提醒道,連鎖企業的資本運作客觀上是存在著風險的,大企業的資本擴張要更注意購并對象的選擇、購并后整合的方式、原有管理團隊使用等[創業網www.fswenwen.com]問題。對區域性強勢企業來說引進戰略投資或選擇上市要注意的問題是,上市是一把雙刃劍,在募集到資金后必須對股東有回報,而且上市公司有一系列規范的要求,特別是財務體系上的規范要求是十分嚴格的,一定要事先做好準備。 另外,郭戈平指出,網上零售爭奪新一代消費市場,傳統零售業“鼠標加水泥”未雨綢繆,搶占未來發展空間也值得注意。
面臨新挑戰 盡管中國的零售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從全球來看,中國仍然是一個新興的市場,蘊含著很多機會。而國際市場的一些趨勢也會給這個新興市場很多啟發。 零售企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變化。零售商角色的轉變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商品出售者向生活方案提供者轉變,零售商針對自己的目標顧客,為他們提供生活方式解決方案。二是扮演著社區中心的角色。零售商承擔了很多社區功能,是社區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社區交流的重要場所。兩種角色的轉換,其共同特點是,服務功能大大增加,消費者的歸屬感更強,忠誠度更高。 零售業的綜合影響力擴大。零售商借助自身渠道和規模優勢,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突出,特別是自有品牌商品比例的提高,對生產環節的影響進一步加強。零售業對農業生產的作用也是如此,例如,在美國,通過農產品基地與超市建立直接聯系實現的銷售占農產品總量的70%。另外,零售企業還在向金融領域延伸,開辦銀行,發行信用卡。 零售業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零售商在消費者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要求零售商必須關注節能、環保、消費者健康、可持續發展等社會問題。CIES對全球近200位零售業高層的調查結果發現,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他們重點關注的課題,很多公司已將社會責任作為企業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像沃[創業網www.fswenwen.com]爾瑪確立了多項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包括把包裝降低5%),TESCO將其在英國的運輸車輛改用生物燃料,還有很多零售商開始出售生物燃料等。這些工作不僅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保護環境。在關注國民健康方面,有的企業已經不對兒童進行食品廣告宣傳,有的零售商采用紅綠燈標簽,[創業網www.fswenwen.com]利用不同顏色告知消費者產品的健康信息。零售企業為與廣大消費者提供面對面的服務,是開展社會責任教育與普及的最有效渠道,也是零售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國際零售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而且創新速度也不斷加快,無論是業態創新還是新服務內容的增加。這些經驗很值得我國零售企業學習借鑒。 趨勢也是另一側面的挑戰,而且國際連鎖業進入中國市場也有十多年了,他們也在不斷地總結在中國發展的經驗與教訓。他們已經徹底認識到中國市場是一個復雜的、差異大的、區域性分布的大市場。如制定不同的區域市場的發展策略、改變單一的業態模式,尤其是會推出能夠在一線城市配合現有的業態布[創業網www.fswenwen.com]局的中小型業態,以及能夠進入三、四線城市的改進型業態。而且從低價定位開始向品質和服務提升的轉型。最為突出的莫過于沃爾瑪公司,他們今年改變了其堅持了許多年的“天天低價”策略,推出了新的“為了省錢、更好的生活”的策略,也就是說從單一的低價改變成給顧客提供更高性價比的商品,同樣一些一線品牌商品開始進入沃爾瑪商場。 另外,據顧國建介紹,為完成在中國市場全域化的布局,外資商業開始加速供應鏈的整合,除了繼續推進對供貨商的全國采購之外,會推進物流設施的投資建設,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對物流配送的投資是在中國整合供應鏈的關鍵一環,而且是能夠帶來巨大回報的投資,因為在全世界幾乎找不到比中國投資這個行業成本更低,收益最高的地方了。 市場環境和競爭的變化,要求企業必須保持持久的變革意識和變革機制。如果受制于以往的成功所形成的條條框框,企業的創新與變革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弱化甚至喪失,尤其是曾經取得輝煌成功的企業,更容易陷入“因為優秀,所以難以卓越”的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