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爭奪戰:中國人還在睡覺
作者簡介:Jonkey,自由職業者,對IT技術發展有著濃厚興趣,現為多家評論網站的專欄作家。
評論要點1:微軟正在準備拋棄Windows,把操作系統搬到互聯網上,成為一個真正的云計算平臺。
評論要點2:中國互聯網企業更相信“炒作為王”,而不是“技術為王”的理念。
這幾天有兩條關于互聯網的消息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條是微軟公司正在秘密開發完全脫離桌面的互聯網操作系統“Midori”,取代已經有20多年歷史的Windows操作系統,目的是為了大規模應用云計算技術。另一條則是惠普、英特爾和雅虎三家公司聯合創立一系列數據中心,目的同樣是推廣云計算技術(http://youxi.cye.com.cn)。
說實話,在這之前,我從未關注過云計算,但如此多的大公司卯足勁去開發云計算,卻引起了我的興趣。英文名為“Cloud computing”的云計算并不是一個最新概念,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被著名科技公司IBM提了出來。但是當時這個技術只是被認為能夠應用在超級計算機上面,直到互聯網發展壯大,尤其是Google為代表的搜索巨頭的出現,云計算開始有了新的應用點。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云計算就是讓你把所有數據處理任務都交給網絡來搞定,由企業級數據中心——性能可以說是超級強大——負責處理客戶電腦上的數據任務,這樣就可以通過一個數據中心向使用多種不同設備的用戶提供數據服務,從而為個人用戶節省硬件資源。
哪些公司在爭奪“云計算”技術?看看吧,全是大腕級別的國外企業:從不可一世的微軟、Google到風光無限的英特爾、IBM、SUN。為什么這些跨國公司在這場爭奪戰中如此賣力,那是因為未來的互聯網發展必然朝著分布式計算和分布式服務的方向發展,個人用戶的電腦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數據任務,將數據處理轉移到網上去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而云計算則是這個趨勢最好的體現,一旦掌握了云計算市場的主動,就能夠真正控制互聯網的龐大用戶,從而獲取巨額回報。比如比爾蓋茨自己的想法就是,全世界有數以億計的Windows用戶,微軟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用戶通過互聯網更緊密地連接起來,并向他們提供云計算服務—通過Windwos Live。
但是在這份長長的名單里面,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一家中國企業的名字,或者說,在這場全球范圍的云計算爭奪戰中,中國企業似乎顯得特別低調——更準確地說是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