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告訴記者,剛開始學漢語有很多樂趣,但學到一定程度就很難了。“我現在就在這個位置上。所以感到好痛苦。”其實,麗莎是個很有語言天賦的女孩,她自己也承認語言是她的強項。她不僅會英語還會俄語、泰語等好多種語言。“但是漢語最難學了,有太多的字。”麗莎說她周圍有很多朋友想和她一起學漢語,但是她不能和他們在一個班級,因為自己的進步太快了,“和他們不在一個等級上。”
麗莎說,她現在有三個好朋友在中國,他們都是來看奧會的。奧運后有的想暫住一段時間,有的打算永久定居在中國。“因為現在中國有很多機會。”麗莎告訴記者,他們的培訓班上有個來自JP摩根銀行的同學,學漢語很努力,很看中現在中國的投資機會。與皮姆看上中國的未來不同,他們看中的是中國的現在。
簡歷上寫“會漢語”
找工作變得很容易
和初涉漢語的皮姆、麗莎不同,53歲的尤里·宜劉新的漢語在外國人中,已經可以稱作“專家級”了。在尤里看來,北京奧運帶來“中文熱”,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
尤里告訴記者,現在學好漢語在國外很受歡迎,會很容易找工作。“如果你在簡歷上寫會漢語,找工作會有很大的優勢。因為能學好漢語說明你這個人至少很耐心、能吃苦。”尤里告訴記者,現在俄羅斯有很多年輕人喜歡漢語,奧運可以讓學習漢語的人有新的認識。
作為一個地道的俄羅斯人,人們很難把信息分類廣告報紙《手遞手》的創始人和尤里聯系在一起。“我和員工溝通基本沒有障礙。”尤利自豪地告訴記者,他從1972年就開始學漢語了,當時中俄關系并不是太好,來中國的機會又比較少,很多人選擇的都是學印度語等,因為漢語太難學了。尤里后來把學漢語的經歷寫成“中國與我”交給《中國日報》,成功競選為奧運火炬手。“一個半小時就寫完了,一氣呵成。當時真是沒有想到(會成功),因為Cye.com.cn不是很喜歡運動,以為奧運離自己很遙遠,但是很愛中國。”尤里承認,最大的優勢就是漢語比較好,“中國已經是我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我的工作。”尤里告訴記者,他的各個國家的親戚朋友都非常支持他成為火炬手,并為此感到自豪。他們都非常關注中國的奧運會。尤里說,看到這么多人關注中國,他比中國人還自豪。
說起開幕式,尤里告訴記者,“開幕式上的活字表演吸引了我。”尤里說,他當時還和女兒爭執了起來。他女兒認為那是機器的,是用電腦制作的,尤里堅持認為是人做的,“一會果然有人出來了。”尤里介紹說,當時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都在看。開幕式過后,尤里的很多朋友很想來中國。他們問尤里通向中國的最好的鑰匙是什么?尤里告訴他們,鑰匙就是一門語言,要學好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