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資金多元化
盡管國家對沼氣建設推廣非常重視,并安排了大量的國債專項資金,但建設資金缺口仍然很大。
在現階段,沼氣工程僅僅依靠國家投資顯然不現實。何平主任介紹說,目前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沼氣建設配套資金可以足額到位,而在一些欠發達地區,畢竟國家補助資金有限,不能全方位兼顧,完全靠農民自己是沒有能力進行配套建設的。
何平建議說,農村沼氣建設規模和投資力度不僅要考慮發展的需要和群眾的需求,還要考慮建設能力、組織管理水平、建成后的管理與服務以及使用周期等綜合因素。
“應把實施能力和后續管理與支持服務體系建設、配套資金落實到位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忌不顧條件一哄而上”,何平說。
政府提出到“十一五”末期實現30%左右的適宜入戶率,意味著仍有大多數農戶無法實現沼氣利用。
利用多種渠道籌集沼氣項目建設資金,在現階段很有必要。開展國際合作是一個可行的辦法。2007年3月12日,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新農村與可再生能源”國際研討會上指出,由荷蘭政府同農業部合作開展總投資達8400萬元的“促進中國西部農村可再生能源綜合發展應用”項目取得了成功試點。
該項目在西部地區選擇了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四川省儀隴縣等7個縣(市)的16個村開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建設試點,大大改善了這些貧困地區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曹石村為例,與2002年相比,全村年節電1.2萬千瓦時,節約薪柴500余噸、秸稈201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