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e.com.cn訊:受國務院委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24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情況。尹蔚民表示,去年來國際金融危機在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的同時,也給中國就業帶來巨大沖擊......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進一步加劇。今年全年需要就業的人員總數超過2400萬。按照8%的經濟增長速度,供求缺口1200萬左右。
一方面,2009年中國1200萬人待業。 另一方面,不僅僅是未來的北京技工人才有大量缺口,當下的東南沿海地區更是“民工荒”疊加“技工荒”。不說浙江、廣東,僅說上海,據該市閔行區外來人員管理所副所長蔣衛介紹,今年7~9月,他們那兒單位用工登記696家次,發布崗位1051個,接待農民工求職登記只有599人。而上海市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Cye.com.cn辦公室處長趙建德表示,部分企業的“用工荒”,有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往往“不是企業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有合適能力、水平的人”。可以肯定地說,未來10-20年間,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并升級,全國高技能人才需求將在數千萬之眾。
技工培訓,當然離不開政府這只“有形之手”的推動。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各地政府可以說有專門的培訓機構、有專項經費,但事實上,仍然存在著“技工荒”。可見,在這方面,政府的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地加強。
另一方,市場這一“無形之手”似乎對于技工的培訓還沒有形成“拳頭”。目前,一些大中專職業學校在做這方面的工作,社會上一些小型的培訓機構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還包括一些企業在內,但這些似乎都是些“散兵游勇”;就宏觀而言,有關“技工培訓”還缺乏“品牌機構”,更談不上大規模的“期貨交易”。
市場經濟,哪里有“短缺”,哪里就有商機;這全國性的“技工荒”,無疑是一大商機。很多企業老板,不是愁產品生產不出來,而是愁產品沒市場。現在,且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技工人才在市場上有大量需求,一些有遠大抱負的老板,不妨將這一塊“蛋糕”做大做強。這其間,可以搞“訂單式培訓”,可以搞“連鎖培訓”,也可以辦網上“技工勞務市場”,如此等等,我們期待著若干年內有若干個全國知名的技工培訓龍頭企業應運而生,并捷足先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