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學院派傳奇
浙商的新經濟代表,當屬立足互聯網的馬云、丁磊、陳天橋以及孫德良們。這批互聯網催生的一代新經濟企業家,出生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其經歷相對比宗慶后、魯冠球們要順利,他們基本上都安穩地上完大學,畢業后要么接受國家分配的工作,要么跳槽做職業經理人。
上世紀90年代后期,對于馬云、丁磊他們來說,成為大企業高管的機會非常多。但在馬云看來,如果有10只兔子,應該抓哪一只呢?有些人一會兒抓這只,一會兒抓那只,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抓多了可能最后什么都抓不住。很顯然,如果他們進入浙商草根派企業家們已經做成熟的領域和行業,機會肯定要大打折扣。
互聯網的出現,讓.com成為投資者們最時髦的話題。馬云、丁磊、陳天橋、孫德良他們用新的思維不約而同地看到了互聯網在中國市場的空白,而空白就是機會。馬云、丁磊、陳天橋這些學院派本來都有一個穩定的“鐵飯碗”,但在上網沖浪后產生了創業沖動,于是以各自的方式辭去令人羨慕的工作,進入互聯網業,并在各個不同細分領域做到了極致。
互聯網創業的速度無疑要大大高于傳統產業。1999年馬云創建的阿里巴巴,經過3年時間就達到了收支平衡。更為重要的是,馬云以互聯網的方式為傳統產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讓互不相識、遠隔萬里的企業之間實現了低成本的商業合作,為萬千商人提供了嶄新的電子商務模式。而他的Cye.com.cn淘寶網正在改變著人們的購物方式,網購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2009年度,淘寶網2000多億元人民幣的網購交易額,使淘寶網上商城成為中國零售業的巨無霸。馬云創建的互聯網商業模式為企業、商家和消費者個人提供了強大無比的銷售與購物的平臺,這個強大的平臺每年的高速成長態勢,使馬云登上中國首富寶座只是個時間問題。
1995年,丁磊在辭職離開寧波電信局后南下廣州,在兩年中先后跳槽三次,懷著對互聯網的癡心,1997年年中他下定決心單干,創建了網易。經過兩年的苦心經營,網易逐漸成長為中國最知名的門戶網站,通過售賣網易郵箱系統和廣告,丁磊快速積累起了原始資本。2000年,網易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市,隨后在短信、網絡游戲業務方面高速增長。2003年,丁磊以10億美金的身價成為中國第一個靠做互聯網,并在短短6年就登上首富之位的創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