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眼睛好功課要減少
課業量大不但使學生犧牲了課間時間,還犧牲了睡眠時間。
據調查,學生的睡眠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減少。在小學階段,44.9%的學生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只有7.8%的學生睡眠不足8小時;到了初中,44.1%的學生還能睡8小時,但已有24.5%的學生睡眠不足8小時;到了高中,這種情況更加明顯,60.1%的學生都睡不足8小時。
據介紹,調查發現,課業量大帶來的睡眠不足也造成了學生視力的下降。“就拿高中學生來比,睡夠8小時的學生視力低下的僅為29.4%,但睡眠少于8小時的學生,占了視力低下總人群的63.3%。”專家表示,只有減輕課業負擔,才能保證學生的充足睡眠休息時間和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最終才能減輕學生的近距離用眼負擔。
有此一說
高樓多是近視“幫兇”?
有專家稱,這是無法遠眺舒緩眼部疲勞所致
新快報訊 (記者 李斯璐 陳楊 實習生 林園 Cye.com.cn)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曾用4年時間在越秀區部分幼兒園中進行連續屈光狀態調查,結果發現城市3歲兒童視力異常率(包括近視、散光)為11.8%,到6歲異常率增加到13.3%。而視力異常的成因與電視、白熾燈、電腦屏幕等光源甚至高樓大廈越來越多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于2001年到2005年對部分幼兒園1200名3-6歲的學齡前兒童進行連續屈光狀態檢查。通過每年體檢統計數據顯示,廣州3歲兒童的視力異常率(包括近視、散光)為11.8%,而6歲兒童的視力異常率已經上升到13.3%。
“雖然這是五年前的調查,但由于我們生活的環境并沒有什么大變化,所以即使現在再次調查,結果也不會有什么變化。”負責該項目的兒童眼科專家馮光強表示,“調查配合醫生在臨床上的發現,越來越多視力異常的幼兒父母視力都是正常,排除了遺傳因素。而學齡前幼兒視力異常的原因可能與外界環境有關。”
馮光強認為,廣州比起20年前起了翻天覆地變化,除了電視、白熾燈、電腦屏幕等光源越來越多外,高樓大廈林立改變了舊時一馬平川的視覺環境,這令學齡前兒童更易出現遠視、散光、近視等視力異常。“以前廣州高樓少,視野開闊,而現在城市發展很快,高樓越建越多,視野狹窄,從窗戶看出去,視線馬上就被臨近的高樓擋住了,無法看遠景來舒緩眼部疲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