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張朝陽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張朝陽簡介:
出生年月:1964年
學歷:博士
企業:搜狐公司
籍貫:陜西西安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物理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張朝陽
2001年三、四月間,搜狐股票率先跌破一美元。那時沒人再看好搜狐,媒體和個別網站對搜狐和張朝陽的質疑象子彈一樣打在搜狐的臉上,因為一美元的搜狐有要被Nasdaq摘牌的危險。張朝陽說:“我還可以用公司的現金回購股票,或者兩股并一股、三股并一股。”
不論張朝陽有什么妙計來解困,當時的困境的確非常嚴重。張朝陽自己也正是在這種困境下錘煉了自己。張朝陽現在坦然地承認,有一段時間,搜狐的產品其實是愧對大眾的。
1999年到2001年,中國的互聯網市場進入高潮時,搜狐這個老牌子其實在原地踏步。用張朝陽自己的話講,那是一段長征。沒有隊伍,管理就張朝陽一個人強撐著。董事會也出了問題。張朝陽描述自己當時的境況是,30%精力應付董事會,40%精力應付媒體,只有另外30%精力用在產品上。張朝陽在極為艱難的處境下,大搞品牌經營,保持了搜狐表面上的風光,使搜狐得以發出持續的聲音。2001年到2004年,張朝陽號稱用“中醫的方式”調整好了搜狐的嚴重問題,一直發展到目前的最佳狀態。
張朝陽把自己走出困境并持續快速發展的原因,歸結為自己和搜狐公司所具有的較強的反思能力。正是這種反思能力,在初期的失敗中很快發現自己的隊伍從董事會到管理層都存在“太洋”的毛病。在品牌營銷頗有些成績的狀況下,他們檢討自己長于營銷,產品不夠好的毛病。這種痛切地反思,用張朝陽的話說,就是“跳出自己成長的經歷,變成一個全才”。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成長經歷,這必然導致認識上的偏頗,只有不斷調整自己,不斷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對一切都心存敬畏,誠惶誠恐,才能跨越自己的人格障礙,達到寵辱不驚,從而舉重若輕。張朝陽告訴記者,在表面的張揚之下,他其實非常謹慎、務實,他并不相信市面上任何主流的說法,只盯著自己的腳下,過草地一般試探著,實踐者,分析著。
與商業行為中充滿活力的張揚的形象完全相反,真實的張朝陽的本性是沉默的。張自己解釋說:”我話少的原因是因為我追求真實。說一些沒用的話,我覺得是一種做作。我是個比較沉默寡言的人,很內向。如果為了應酬不得不說話,往往告訴自己:這僅僅是在應酬。我性格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真實到了一種殘酷的地步。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不能忍受半點不真實。我要求無論自己還是他人,都要誠實,不講假話。有的人講某些話的時候,可能他并沒有講假話,但他話語的背后隱藏著某種心理,當他的某種心理狀態在作怪的時候,我不能忍受,會給他剝出來。追求真實源于對人的關注、對人的內心世界的關注,同時跟學物理有關。學物理總要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對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都要探個究竟。”
不論張朝陽自己如何解釋他的性格與成功的原因,客觀地分析他的經歷,可以看出,他的出生地西安的傳統文化,清華大學的校園文化以及美國的現代西方文化,基本上鑄就了張朝陽的精神內核。他的沉默、務實、緩慢與持久,深厚的積淀,得自于西安傳統文化;他的新銳、前衛、時尚,得自于清華和美國。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其實很多,但能將兩種相矛盾的文化結合得很好,運用得自如,將自己的理性駕馭得如本能一般,這方面,張朝陽的確有過人的本領。正是把這些文化的優勢完全用于搜狐的事業,張朝陽創造了一個奇跡,最少就他代表的這一輩人來講是如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