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俞渝當當網聯合總裁
俞渝簡介:
出生年月:1965年5月
籍貫:重慶
職位:聯合總裁
畢業院校:北京外國語學院紐約大學
經歷:1965年5月生于重慶。1986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獲學士學位;1986~1987年在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公司北京分公司任美方總經理翻譯兼秘書。1987~1988年在俄勒岡大學國際研究碩士班肄業。1992年獲得紐約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及國際商務MBA學位。1992~1997年在英國紐約創辦TRIPOD國際公司(企業兼并財務顧問公司);1996年,與李國慶結婚并共同創辦當當網上書店并任聯合總裁。

俞渝
1996年,俞渝覺得自己個人的危機,就是過了30歲還未成家,也沒有一個伴侶。后來特別巧,有個朋友在國內做一個新聞雜志,俞渝也投資了一部分。雜志的總編到國內來辦理刊號等事情,就去找李國慶幫忙。幾個月后,李國慶到紐約參加他的一個好朋友的畢業典禮,總編就說,人家在北京幫了我不少忙,你們這些投資人、董事應該有一個人出面請人吃一頓飯。那天俞渝正好有空,就這樣結識了李國慶,即她現在的先生。
過了一段時間后,俞渝出差回到北京,住的飯店恰好在李國慶公司的對門。俞渝說,“李國慶就老是來找我,然后我們就開始約會了。后來他先提出來結婚,我覺得挺自然的,和他呆在一起挺踏實的、挺舒服的、挺好的。我那時候也很想結婚,我想要個家了。我甚至覺得結婚的對象是誰并不重要,結婚的時間很重要。誰在你很想結婚的時間出現,基本上就是他了!
1996年10月,兩人即在紐約結為連理。隨后,俞渝把美國那邊的公司關了,加入了李國慶創辦的科文公司。夫婦倆常探討在圖書這個行業中間最值錢的是什么?李國慶認為肯定是出版社和讀者的直接聯系。而在傳統上,在出版商和讀者之間中間要經過許多環節。與此同時,他們看到,借助Internet,出版商和讀者可以直接聯系,這是最有價值的東西。網上書店肯定是未來一種很好的發展方向。
其實早在1995年,在美國華爾街從事金融業務時,俞渝就關注到了亞馬遜網上書店的成立和發展歷程,當時就有建立網上書店的想法。但1996年回國時,她卻發現國內不具備開辦網上書店的條件,首先是國內沒有一個動態更新的書目數據庫。圖書不同于普通商品,它不是固定種類及內容的,建立一個權威的覆蓋全國的數據庫尤為重要,但建庫需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國外從九十年代初期就開始做這件事,而中國一直沒做過。另外,網民基礎人數達不到開辦網上書店的要求。
因此,他們決定先從建立中國的可供書目數據庫開始入手,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工作。此項工作成果顯著,不僅成為一個獨立的數據庫產品,而且引起了投資商的興趣,IDG、LCHG、SOFTBANK先后投資,“當當”網上書店應運而生。
1999年11月,“當當”開始試運營。在公司里,李國慶負責市場、技術、采編、運營,俞渝掌管財務和人力資源。兩個人的做事風格不一樣,想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但很多時候是相互補充,稱得上是琴瑟和諧。
如今,“當當”收到的網上訂單中既有來自國內各省、市、自治區包括臺灣和香港,以及偏遠欠發達地區的訂單,也有來自美國、巴西、匈牙利等海外華人的訂單,網站在海內外都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俞渝說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今后要把“當當”做得更大,更好,給出版商和讀者提供最滿意的服務。
俞渝22歲離開故土到美國留學,32歲回國創業,這10年,為她后來事業騰飛奠定了基礎。她自己總結到:在國內受到了很好的系統教育,學會了嚴謹地做人做事;美國給她最大的影響在于,不怕失敗,敢于創新,并能盡量保持一份輕松的心態。
俞渝大學上的是北京外國語學院分院英語專業。當時學校里來了很多學中文的美國學生,看起來都很陽光燦爛。她覺得人家很輕松、很健康,大約從那時起就萌發了出國留學的念頭,大概也就是十七、八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