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是個“高調”開工的投資機構,它的出現,以明星職業經理人、谷歌大中華區前總裁李開復的“轉身創業”作為開端,又以“推動中國青年創業”為目標,一開始就備受關注。一年之后,創新工場交出初期的答卷,融資超過10億元,投資12個項目,以成熟的經理人團隊為“教練”,支持初生牛犢的“80后”、“90后”創業,這里是否真如李開復所設想的,會成為年輕人的創業樂園? 一年收到10萬份簡歷 創新工場已經投資了12個項目,未來一年還準備投資10多個項目,他們最缺的還是創業者。 自去年9月開始,創新工場就被淹沒進甄選人才的艱巨工作當中。“開工”第一天,創新工場就收到7000份簡歷,在過去一年里收到的簡歷總計達到10萬份。 同樣需要甄選的還有各種尋找投資的創業計劃,“最多的時候每天有40多個人拿著自己的計劃書站在門口等著,走廊上都站滿了人,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接待。”創始人之一的王肇輝說。據說,在當時的辦公地點——清華科技園C座,每當有拿著文件的人士在大堂四處探詢,保安人員都會習慣性地問一句,“去創新工場的吧?” 形形色色的創業計劃展示了足夠多的熱情,其中甚至包括尋找投資的修鞋連鎖店,“很遺憾,我們的投資方向還是科技類的,所以很多傳統產業的朋友也許會失望了,”李開復說,“但在前4個月,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創業者。” 將團隊中現有的工程師培養成創業項目負責人成了緊要任務,這其中包括現在手機助手軟件“豌豆莢”的項目負責人王俊煜,這位2003年的廣東省高考狀元,原本是谷歌中國的一位工程師,剛出來創業時還沒想過會獨自負責項目、帶團隊。 現在創新工場已經投資了12個項目,在未來的一年中還準備繼續投資10多個項目,他們最缺的還是創業者。在最新公布的3個投資計劃中,投資最初期項目的“助跑計劃”針對沒有經驗的創業者,給資金讓他們嘗試,期限是3個月。 全員享受加班狂歡 “在家里呆著難道不會心慌嗎?”鄭煥德這樣解釋自己加班的原因,“這其實也不叫加班,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創新工場的性質決定了這種“主人”式的情感。 在創新工場的“工友們”看來,創業讓人興奮。 一位員工清晨來到自己的工位上,不小心踢到了座位下一個黑乎乎的“大型物品”,那其實是另一位工程師鄭煥德,他因為加班太晚選擇了席地而睡。現在,“工友們”說起這個故事時往往帶著玩笑的表情,但也帶著點自豪。 “在家里呆著難道不會心慌嗎?”鄭煥德這樣解釋自己加班的原因,“這其實也不叫加班,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 創新工場的性質決定了這種“主人”式的情感,在這里,包括工程師在內的員工持股是最普遍的激勵方式,他們是在為自己而工作。而創新工場即將啟動的校園招聘也啟用了格外煽情的廣告語——加入你的公司。 也許形容創新工場是年輕人的創業樂園還稍早了些,但毫無疑問,他們的臉上寫著幸福,這些“85后”甚至“90后”的年輕人愛在一起討論產品,討論最新款的智能手機,中午他們在辦公室一起拿著飯盆打飯邊吃邊聊,又約在凌晨集合,等待第一時間學習蘋果最新發布的產品。 “在業內,我們估計是iPad擁有量最高的公司了吧。”工程師陳彧堃開玩笑說,“估計怎么也有30%。”王肇輝總結說,除了“為自己工作”之外,把大家吸引到這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鮮的刺激。在公司組織的交流活動中,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突然就見到了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見到了《吉他英雄》的創始人黃忠彥和黃忠凱,見到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和徐小平,所有新鮮的事情讓人應接不暇。 “我畢業的時候就想,一定要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陳彧堃說。“工場有一種氣場,我們是物以類聚。”工程師陳滿硯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