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冬天
在什么熱門做什么的互聯網創業路上,一批“湊熱鬧”的公司最先倒下了。
一度被宣傳為“第二個凡客”的維棉網,如今打開網站,已經看不到有任何商品鏈接的蹤影。
早在2012年7月份,供貨商就曾對維棉網上門討債,但是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里,維棉仍然未能解決這個問題,最終使得倉庫被執法部門查封。資料顯示,維棉網于2010年11月6日正式上線,創始人兼CEO林偉曾在金山擔任高管。在創業初期,該網站拿到了天使投資人徐小平1000萬元的投資。
維棉網是電商熱潮的一個真實寫照。在以燒錢和虧損為線索的電商故事中,貫穿了優購、好樂買等鞋類電商轉型,主營母嬰產品的紅孩子被“賤賣”給蘇寧易購,樂淘出售,初刻危機,瑪薩瑪索待價而沽等悲涼的時刻。
事實上,這個燒錢和虧損的經驗模式已經延續了數年之久,從當年的第一代門戶網站熱開始,到隨后的博客熱、WEB2.0興起、模仿推特、團購網站跟風……無數公司迅速崛起,冒了個泡,又迅速泡沫破裂,銷聲匿跡。
互聯網創業的蛋糕好看并不好吃。根據清科集團報告,2005年以來,VC、PE參與投資的互聯網公司達上千家,而目前已經上市的企業卻屈指可數,很多都是曇花一現。
“創業公司多了,投資資金減少了,就是創業者的冬天。”一位投資人這樣告訴記者。2012年下半年以來,投資速度明顯放緩。
“PE和VC大范圍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了。像一列火車一樣,不是一個車廂慢下來,而是整體慢下來了,不管理性非理性,2012年投資都比2011年慢。”清科創始人倪正東則指出,創業者是“剩”者為王。在中國,大部分創業者都選擇跟從,這使中國創業者最大的遺憾就是“Me Too”(我也是)。創業者不要做陪練者,更不要做追隨者,而應考慮自己做什么,大浪淘沙后被剩下的就是老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