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出版:請給一個選擇課本的機會
關鍵詞:教材、新華書店
今年7月份,新華社發表的文章《大批官員“落馬”背后 出版發行“水”有多深》,拋出了出版發行產業里的腐敗鏈。
高生榮,山西臨縣新華書店原經理,貪污公款700多萬元,被呂梁市中級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侯福康,曾任貴州省新華書店教材、教輔發行中心主任,貴州省新聞出版局機關服務中心原副主任,貪污受賄470余萬元,2004年底,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貪污罪判處侯福康無期徒刑;劉徹,曾任湖南省新華書店財務部經理兼審計科科長,貪污千萬元炒股,幾乎血本無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4萬元,2004年初,劉徹被判處死刑。如此多的官員接二連三東窗事發,可見新華書店這樣的發行單位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腐敗的重災區,這與長期以來教材的壟斷發行,擁有暴利的折扣回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教材出版業的利潤豐厚主要與我國一直實行的高度行政壟斷教材出版發行體制有關——教育行政部門壟斷編審,教育出版社壟斷出版,新華書店壟斷發行。中國教育網總經理,中國教育家協會常務理事馬占鋒先生認為,我國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始終按照出版管理部門指定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總發行這種壟斷運營機制,教材行業基本上屬于壟斷行業。雖然我國2002年就開始推行中小學教材發行改革,引入競爭機制,不單純的依靠新華書店,但新華書店的壟斷態勢在短期內仍難打破。教材發行幾年來一直是各級新華書店的“利潤奶牛”。據專家分析,目前,多數省份新華書店70%以上的利潤依靠教材發行,在很多基層新華書店,這一比例甚至高達90%以上。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統計數據:全國共出版圖書170962種,總印數68.7億冊,定價總金額535.12億元,而中小學課本有8260種,總印數33.124億冊,總定價金額為154.988億元。中小學教材品種僅占圖書總品種的4.8%,但總印數和總定價卻分別占48%和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