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網癮催生數十億元產業 網癮少年成搖錢樹
)
網癮少年成了誰的搖錢樹?
我國網癮青少年已經從當初的400萬增加到1300多萬,戒除網癮已經悄然成為了一門擁有300多家機構,規模達數十億元的產業。在缺乏有效監管的這一灰色地帶,不少機構利用家長病急亂投醫的心理牟取暴利。
同時各種五花八門急功近利的戒癮方法粉墨登場,讓不少網癮少年在身體和心靈上又一次遭受傷害。
戒除網癮身心飽受催殘,網戒中心成為少年夢魘
最近,廣西發生的網癮少年被毆打致死事件,引發了全社會對網癮戒除機構的關注。大家猛然發現,就在如何看待青少年網癮還存在很多爭議的時候,戒除網癮卻已經悄然成為了一門擁有300多家機構,規模達數十億元的產業,一時間各種五花八門的戒癮方法也粉墨登場,讓不少網癮少年在身體和心靈上又一次遭受傷害。
2009年8月13日,有著中國戒網癮第一人之稱的華中師范大學素質教育專家陶宏開的家里,來了母女倆。女兒叫小雪,是一名網癮少年。她們是從山東臨沂一家網癮治療機構逃出來的,特意從山東來武漢尋求幫助的。而讓這母女倆匆忙逃出臨沂的這家網癮治療機構的主要原因,是一種讓她們感到十分恐懼的電擊療法。
小雪:“一個儀器兩個電極棒,一個抵在這(太陽穴),一個在這額頭上,這樣劃!
隨著電量的不斷加大,劇烈的疼痛讓小雪越來越難以忍受。
小雪:“他(電量)越調大它越疼,直接讓人受不了!
頭部的疼痛,使小雪只能使出全身的力氣進行掙扎。
小雪:“想掙扎,但是七個人摁著你,就掙扎不了!
小雪告訴記者,在她4個月的網癮治療期間,她電擊了12次。
記者:“這種電療對你留下了什么?”
小雪:“恐懼。”
小雪還告訴記者,這種電療的痛苦,留給自己的不僅僅是恐懼,隨著電療次數的不斷增加,她的心理與以前相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小雪:“一次比一次心里,那種憎恨的意思比較強吧!
記者:“憎恨?憎恨誰呢?”
小雪:“憎恨楊永信(網戒中心負責人),然后那些點評師,還有爸媽也是比較恨吧!
小雪的母親:“我很難過,我覺得我真的很難過。后來我向我姑娘說,媽媽真的對不起你!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1頁 1 2 3 4 5 6
|